“环卫工人在我眼中就是奉献和牺牲的代名词,我只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向他们表达一些尊重和关心。”这是邓伟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邓伟明(前排右一)接过“环卫爱心驿站”牌匾。图片来源:《大渡口报》
偶然结缘换来一句永久承诺
2016年冬季,一个寒风萧瑟的清晨,邓伟明比以往早很多到店里开门,忽然看到旁边的公交车站台上,躺着一个中年女性,身穿亮眼的橙色工作服,很容易辨别出是一名环卫工人。
从身体倚靠的姿态看得出,她好像不太舒服。邓伟明马上从店里打了一杯热水,走到跟前递上去。原来,在20分钟之前,环卫工人周才树打扫到小区门口时,不慎滑倒,手臂和大腿撞上了花坛,整个人顿时动弹不得,过了好一会儿才挪腾到公交站台上休息。
邓伟明得知后,甚是感动,说:“我是开理疗店的,要不你来我店里,我让伙计给你看看。经常和你打照面,看你风里来雨里去,都没打过招呼。放心,不收钱!”就这样,周才树成为当天理疗店的第一位“客人”。
周才树和邓伟明攀谈了很久。原来她每天的8小时工作制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从凌晨5点开始,到中午13点结束。所以普通人的早餐和午餐时间,都是她的工作时间。
越是了解,越是觉得环卫工人们需要关心。他让周才树告诉其他环卫工人,走过路过店门口时,随时可以进店免费歇脚、做调理,并承诺,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他做的,他也一定会尽量做到。
邓伟明(左)为环卫工人送上茶水。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敞开店门打造一处“爱心驿站”
一颗澎湃的爱心跳动起来,是任何东西都阻止不了的。
2017年2月,邓伟明主动找到大渡口区环卫所表示,愿意在店面里开辟一处专门让环卫工人休息的地方。如今,邓伟明把“大渡口区环卫爱心驿站”的牌子挂在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并备有微波炉、饮水机、冰箱、理疗设备等设施。
为了兼顾经营和奉献爱心,在邓伟明的店里,每天专门留有为环卫工人理疗的10个名额。理疗结束后,邓伟明还会免费送给他们敷贴患处的膏药。
渐渐地,环卫工人也把这里当作了歇脚的“茶馆”和“港湾”。曾经的一线环卫工人李正芳说:“现在我们有时间还会和环卫工朋友,一起到邓伟明的店里看看,不一定去做康复治疗,可能就像朋友一样随便聊聊天。”
邓伟明(左)与环卫工人聊天。图片来源:《重庆商报》
无私奉献传递一份暖心服务
邓伟明的行为得到了家人和附近居民的支持。如今,他12岁的儿子和理疗店员工,也经常会义务为环卫工人提供服务;附近的“爱心商户”也纷纷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茶水和防暑降温物品等。“爱心需要传承,我希望我的家人能够养成乐于助人的善良品性。”邓伟明说。
“他是一个热心人。不论什么时候看到我们,都会很客气地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聊天,给我们熬绿豆汤,真的很难得。附近的环卫工人经常来理疗点,尤其是天气热了,这里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休息场所。这里的氛围很好,大家在这里其乐融融。”54岁环卫工张龙明说,她已经在这里做了3个月的免费理疗。
“举手之劳,温暖一座城。不管有多远,环卫工朋友们只要愿意来,我们一定热情接待。”邓伟明大气地通过报纸向环卫工人朋友们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