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安交警部门携手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中心,让大量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妥善化解;成立速裁团队,让案情简单、标的额小的案件得到“短平快”地解决;积极对接“邻长制”,利用邻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让一批家事矛盾纠纷消弭于无形……利辛法院持续优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积极拓宽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增加调解方式,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在公正高效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让群众跑腿少、纠纷了
“调解员仅用十来天就把这么大的交通事故案件调解好了,我们真是没有想到!利辛县法院是在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我们由衷地表示感谢!”4月27日,利辛县程家集镇居民宋殿国激动地说。
当天上午,在位于利辛县交通管理大队里面的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中心,金牌调解员刘继允正在调解一起交通事故。当事人宋殿国的弟弟之前遭遇一场车祸不幸离世,交警在立案后指点宋殿国先到事故多元化解中心进行民事调解。
作为政法系统退休的一名老同志,刘继允在接案后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调解,通过以案释法和耐心劝说,经过多轮调解,最终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2018年6月以来,利辛县法院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中心,聘请多位公、检、法、司系统退休的老同志担任调解员,并且组建了巡回法庭,充分发挥靠近一线、靠近纠纷的现实,高效便捷为民解忧,化解了大量交通事故纠纷,有效减轻了法院的审判压力。
据了解,该中心自2018年成立到去年底,已接受调解案件4258件,调解成功4065件,调解成功率达95.47%,兑现赔偿款达1.236亿元,该中心曾被评为“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优秀特邀调解组织”。今年以来,该中心已成功调解纠纷478件,兑现赔偿款1400余万元,受到当事人的充分肯定。
调解一小时,省去“跑一年”
除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中心,利辛县人民法院还推动成立金融、家事、商事等专业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调解优势,在公正高效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利辛法院还成立速裁团队和律师调解、两代表一委员等调解团队,通过诉前、诉中多方调解,多元化解当事人的“怨气”,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请问原告、被告,对今天的调解工作是否满意?”得到双方满意的答复后,一场官司在庭审前化解了。这是4月27日,出现在利辛县人民法院调解室的一幕。
该案件的原告梁卫介绍,去年11月份,他租赁利辛县某公司的房屋作为仓库,今年1月份房屋还未到期,该公司便让他们搬走,但又不退给他房租,多次协商无果后,他将某公司告上了法庭。庭审前,利辛县法院速裁团队对双方进行了调解,仅用了1个多小时,调解就成功了,对方同意退钱。
“按照传统的一审立案、开庭、审理判决,加上二审的一套程序走完到执行完毕,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利辛县法院速裁团队员额法官李鹏武介绍,通过调解解决,节省了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减轻了审判压力、节约了司法审判资源。
服务靠前,百姓点赞
利辛县人民法院还推进法院工作与“邻长制”深度融合,发挥“三长”的地缘人缘优势,协助法院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今年以来,该院已成功调解案件1008件。
“感谢法官还有邻长的耐心调解,维护了我的合法权益,也没让我们兄弟因为纠纷而‘断网’。”近日,在领到被哥哥侵占的房屋后,利辛县城关镇居民王恩才感激地说。
因房产继承问题,王恩才与哥哥自2005年起纠纷不断并闹到了法院。法院将房产判给了王恩才,王恩才办理了相关登记变更手续,但其哥哥不服,继续占用涉事房屋。2020年5月,王恩才再次起诉至利辛法院,要求停止侵占行为。
“考虑到当事人双方是同胞兄弟,强制执行也能结案,但他们的亲情可能从此就断了。”利辛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李磊介绍,他们就联系当地的邻长,利用邻长对双方家庭情况、性格等都比较了解的优势,多次上门调解,在告诉他们拒不执行法院裁定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同时,也从情理方面进行了劝解。最终,王恩才的哥哥承认错误,搬离侵占房屋。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亳州市探索施行“邻长制”,在全市每个村(社区)建立“片长—组长—邻长”基层组织体系,努力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利辛县人民法院立足岗位职责,进一步优化诉讼服务、拓宽执行联动机制、开展巡回审判等11项为民办实事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发展理念和司法为民宗旨。”利辛县人民法院院长王平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已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2197件。(蒋加磊 汪亮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