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建设 > 正文

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江西红色文创跨界“出圈”

井冈山“初心系列”渔夫帽、八一起义卡通“兵娃娃”“军旗升起——书立套装”、星火燎原红色徽章……一件件体现江西红色元素的文创产品在我省各大景区、博物馆一经亮相便圈粉无数。近年来,我省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运用文化创意赋能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一批批优秀的红色文创产品不仅为旅游带来新机遇,也让无数喜欢文创产品的游客把“红色故事”带回家。

夺金摘银 文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近日,以“地域特色 文旅融合 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在四川举行。我省选送的文创商品获得5金9银7铜的佳绩,金奖数量排名全国第六。其中,由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制作的红色文创产品——“意气风发小夜灯”获得了该大赛铜奖。

“我馆文创产品累计获全国、省市各项荣誉40余项。”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营销科科长郝仕强介绍,近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先后打造了近30种有文化、有创意、有趣味、有温度的“红色经典”系列文创产品。

“兵娃娃系列”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推出的一款人物形象IP产品,仿照当年南昌起义军的外形、服饰,艺术地展示了起义军风采人物形象。“目前,‘兵娃娃系列’成为爆款产品,这个IP很受欢迎。”郝仕强说。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釉上粉彩陶瓷茶具是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推出的一套文创产品。作品将新四军战斗题材与江西瓷器特色相结合,以新四军芦苇荡游击战为主要内容,生动地将一个红色经典故事呈现在这套文创产品中。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形式,让更多年轻人把‘红色故事’带回家。”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宣传科科长崔怡雯说。

早在2016 年,瑞金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依托文创产品这一载体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服务理念,使更多的人通过红色文创产品来了解苏区红色文化。

近年来,我省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历史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助推文化强省建设,为我省文旅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从无到有 红色文创产业方兴未艾

从一开始的空白,到如今的试水探索,我省红色文创产品从无到有,文化创意产业充满朝气和活力。

“目前的合作业务中,有一半都是红色文创的开发。”中文传媒旗下江西红星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文创事业部负责人沈瑜瑾介绍,当前,越来越多的景区、博物馆重视文创产品开发,尤其是今年,红色文创“定制”更加火爆。目前,该企业开发红色文创种类有200余种。

红色文创“走红”的背后,是创意产业的活跃。在井冈山,一个集合红色文创、国潮产品等创意商品展示基地——天工开物坊正进入装修阶段,营业面积达460平方米。目前,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正在对天工开物坊二期工程进行场馆布置。

据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赖跃进介绍,未来,将利用井冈山红色资源优势和旅游优势,开发和陈展更多的红色文创产品,努力将天工开物坊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

我省是红色资源大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吸引了国内领先互联网公司的目光。今年6月,得物App创始人兼CEO杨冰带领公司党员代表到井冈山进行红色研学并推进井冈山红色文创产品登陆得物电商平台公司。此外,得物还为井冈山红色文创开通专页,受到百万网友围观。

“2021年第二届国潮设计大赛中,我们特别引入了井冈山红色文化作为设计元素,以设计大赛的形式加强对年轻用户的价值引领。”得物APP、高级副总裁丁志雄介绍,目前相关设计作品已经进入产品孵化阶段,今年秋季会在得物App进行全球首发。

据悉,得物APP还计划在江西推动红色场馆与国潮品牌合作,将红色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跨界赋能,让红色文创更贴合年轻群体的审美和喜好,以多元化、潮流化的创意灵感多角度展现江西红色文化底蕴。

跨界赋能 把“红色故事”带回家

当前,我省红色文创发展蒸蒸日上。有专家指出,文创开发如何打通“文博圈”和“设计界”,依然任重道远。

如何让打造消费者喜爱的红色文创产品,南昌航空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张敏支招,目前,红色文创产品“定制化”模式居多,可以联合多个单位、学校等跨界合作。

得物APP、高级副总裁丁志雄认为,红色文创产品的打造需要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设计研发、生产、经营等过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红色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科技的进步为红色文创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渠道。不少景区借助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创产品相结合,加强了红色文创的体验感。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红色文创产品中加入AR技术,增强了文创本身的互动性、体验性;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还借助抖音、微信等平台给红色文创产品带节奏,大大拓展了文创产品“曝光率”。

利好政策也呼之欲出。2021年8月,中宣部、文旅部等8部委共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线上到线下,挖掘红色IP,我省红色文创发展渐成气候。红色文创产品与旅游深度融合,在科技引领之下,红色文创正跨界“出圈”,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把“红色故事”带回家。(曾悦之)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