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律则社区核桃箐村,有一幅用五彩水稻种植的“彝家少女画像”,这幅画像远近闻名。多年前,村子相对封闭,只有一条盘山小道通往外界。近年来,律则社区居委会班子和小组干部全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农旅结合的现代观光农业,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了增加收入,不少村民都选择进城打工。核桃箐村海拔1860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结合核桃箐村天然的地理资源和区位优势,律则社区居委会主任毕洪伟带领社区干部把核桃箐村的物产情况和人居环境等做了深入调研,紧接着引进资金和项目,让核桃箐村逐渐发展起来。
2010年,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核桃箐村建成了26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首先解决了党员及村民代表议事不便、没有办理红白喜事场所的问题。2014年,按照“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三清四美三宜”的城乡发展新格局要求,对核桃箐村进村公路、村间污水收集管网、民俗文化广场及水景观建设等17个项目进行了建设和完善,改善了核桃箐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2018年,在结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律则社区居委会班子和小组干部到昆明市宜良县河湾村调研彩色水稻种植项目参观学习。此外,毕洪伟还带领着律则社区干部和村小组干部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探索调查,挨家挨户收集村民对开展核桃箐村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的意见建议。有了群众的支持,律则社区居委会班子和小组干部投身旱田改水田、地埂加固、规划设计等工作。
2019年,核桃箐村用五彩水稻种植出了一幅“彝家少女画像”。同时,律则社区还用彩色水稻在168亩的农田上种植了具有昆明西山特色的睡美人、海鸥、农耕文化等图案为主题的稻田,开展创意农业,打造乡村生态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核桃箐村彩色水稻种植每年能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观光,拉动了本村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核桃箐村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已初具规模,进一步实现了景区品质的整体提升。目前,村里已开起农家乐6家,特色小吃店12家,农产品摊点15个。
下一步,核桃箐村将继续全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注重把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行动;发展好农旅结合的现代观光农业,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完)(熊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