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玲家种了二十多年烟,今年以前,她始终觉得,相比种烟,交烟更累。
杨美玲家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东华镇新柳村,离镇上烟站一公里多。以前交烟,天不亮起床,挑着烟摸黑往烟站赶。紧赶慢赶,到了烟站,交烟的队伍已排起老长。顺利的话,正午前她能把烟叶卖了。稍微耽误,时间得往后推,有时还得排着队过夜等。
这两年这样的收购场景没再出现。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楚雄州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回应人民群众忧心的现实问题,推出“约时定点、集中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烟”的交烟模式,农户交烟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
“确实方便!”
每年交烟季,杨美玲得往烟站跑十几趟。虽然后来推车、三轮车替代了人挑,村里后来也设了集中分级点,可排队的苦,并没减轻多少。
今年4月,楚雄州推出“约时定点、集中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烟”的交烟模式。到了交烟季,杨美玲没出村,没排队,就把烟交了。
这是咋回事?
每次交烟前,在入户指导员指导下,杨美玲把烟叶初分好,打开“清香楚叶数字化收购”小程序,填写烟叶重量,并预约时间。
到了约定的时间,她和家人开电动三轮车,花十多分钟把烟叶运到村里的集中分级点。那里,工作人员正等着对他家的烟叶分级、称重、装车。一整套程序下来,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车是村委会帮找的,烟草部门对参与集中运输交售烟叶的农户进行运输补贴。这让杨美玲省了笔开支。
今年第一次交烟,杨美玲要赶着给孩子开家长会,没时间跟车去烟站交烟。她和村民杨德应家的烟叶装一辆车,两家商量,由后者做代表去烟站交烟。
个把小时后,杨德应回村,交给她一张印着烟叶等级和重量的单子。单子上有二维码,杨美玲扫码,能看到自家烟叶的售卖情况。
整个交烟过程自此结束。杨美玲估算了下,前后约2小时,比以前动辄花一整天省事多了。
“以前排队排到想哭,现在动动手指,不出村就能交烟。”杨美玲说,今年交烟季,自己用“清香楚叶数字化收购”小程序先后预约交烟6次,“确实方便!”
让农户轻松把烟卖
从“排队排到想哭”到“确实方便”,评价可谓两个极端。两个极端中间,是楚雄州为打通烟农交烟“最后一公里”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楚雄州烟草专卖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新模式融入智能化,开发“清香楚叶数字化收购”小程序,交烟季来临前,烟草部门组织人员入户培训,将新模式讲透。特别对老年人,很多不会用智能手机,入户指导员上门帮预约,把服务做透。
服务不止于此:交烟季到了后,有村民此前已预约交烟时间,但交烟那天忘了时间,集中分级点工作人员会打电话提醒村民,或建议村民另行预约。为减轻集中运输时农户负担,楚雄州烟草部门投入1000多万元,对参与集中运输的农户进行补贴。而“代表交烟”模式,则让农户腾出时间忙其他活计,交烟方便了,加上烘烤技艺提升,杨美玲8亩烤烟今年收入4万多,“比去年多一些”。
收入增加的不止她,根据楚雄州烟草专卖局提供的数据,今年全州烟农户均种烟收入4.87万元,同比增加1.17万元。
下一步,楚雄州将持续聚焦农户“急难愁盼”,让农户轻轻松松、足不出户把烟卖,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程浩、郭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