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湟源县创新推进“区域化”联动、“网格化”运转、“人性化”服务、“矩阵化”宣传及“闭环式”管理的“四化一式”疫情防控模式,以最坚决态度、最果断措施筑牢村(社区)“第一道防线”,守护全县百姓平安。
“区域化”联动,党建引领齐上阵。
村(社区)、小区是防疫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坚决守牢、筑牢。上下“一条心”。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持续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通知》,全县40个机关党支部304名党员迅速深入联点社区领取“任务单”,坚持关口前移,协助城关镇开展“三无楼院”值守工作,牢牢守住“小门”。拧成“一股绳”。全县154个村(社区)1337名党员志愿者,174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化身疫情防控网格员,组建“红袖章”巡逻队,协助村(社区)“两委”做好核酸检测人员分批分片引导、现场秩序维持、居家隔离人员生活保障等工作,织紧织密防控网。
“网格化”运转,执行有力亮实招。
村(社区)的“小网格”可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大防线”。网中有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实施村(社区)提级管控,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创新建立“村内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机制,明确分工夯实责任。格中见招。以最小网格为作战单元,有序组织群众参加核酸筛查、静态管理期间保障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合理需求、点对点管控居家隔离人员,广泛宣传亲友来源前落实报备、“落地检”要求,牢牢筑起外防输入屏障。
“人性化”服务,保障到位暖民心。
村(社区)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也是服务保障民生的最前沿。“红色跑腿”惠民。下沉党员、村(社区)干部、物业服务人员等组成“红色跑腿”服务队,实行“居民点单、村(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菜单式服务,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孕产妇幼等人群,做好生活保障、就医买药服务等工作。“大白走巷”护安。为满足特殊群体采样需求,做到“应检尽检”,县卫健系统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根据辖区划分组成54支由党员带头,骨干领队的流动“天使白”,走过一个个村、穿过一条条巷,为居家隔离和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核酸检测上门采样服务,用脚步丈量健康防线的“最后一公里”,守护一方百姓之安。
“矩阵化”宣传,全民抗疫聚合力。
战胜疫情需要一锤定音的声音和有力的舆论引导。以多样化的宣传途径、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构建“传播矩阵”。看得见的力量。以湟源融媒、微信视频号、抖音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制作《众志成城、共愿平安》等记录疫情防控的感人画面、动人瞬间,将守望相助的温情透过银屏传递给所有人,凝聚起共同抗疫之力。征集并宣传各乡镇、各单位制作奋战疫情短视频,讲述抗疫一线感人事迹,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决战疫情的为民护民情怀。听得见的声音。利用小喇叭、移动音响全方位、全天候、多角度“喊话”,传达防疫最新政策,及时疏导群众情绪,积极营造群防群控、联防联治的浓厚氛围。
“闭环式”管理,监督到位增效能。
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各项防控任务唯有形成“安排+落实+成效”的闭环式管理,才能确保防控无漏洞。湟源县紧紧抓住监督执纪这把利剑,多部门联合,直击一线不间断开展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式监督检查,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纪律保障。以督促效。加密督查各项疫情防控任务落实情况,视发现问题实情,通过现场反馈整改、次日“回头看”等方式,补短板、强弱项。以查附能。各行业部门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疫情防控”的要求,全天候、全时段开展监督检查,以查附能强化落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