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建设 > 正文

息烽县四举措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为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编制了《息烽县“十三五”水利发展与给排水能力规划》和《息烽县水土保持规划》,重新修编《息烽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创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为契机,编制了创建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创建节水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二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组织实施九庄镇“康源田园”农业科技扶贫观光示范园项目、石硐镇“中康”农业科技扶贫观光示范园和永靖镇坪上村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因地制宜确定喷灌、微喷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模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强力推进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编制了《2017年贵州省息烽县山区现代水利试点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报告》并组织实施,预计2018年6月完成。

三是强力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下达节水型载体创建目标任务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学校、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小区和节水教育示范基地等节水载体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83个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其中县气象局等5家单位荣获省级节水型单位称号。完成开磷化肥等节水型企业创建4家,均荣获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完成节水型学校创建10家,其中永靖小学等2所中小学校荣获省级节水型学校称号。完成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4家,其中息烽县世纪广场小区荣获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称号。投入100万元开展息烽县中小学节水型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预计2018年底建成并向全县中小学生开放参观。

四是大力实施节水示范工程建设。以息烽县第一中学为试点,探索“合同式节水管理模式”,通过共同分享节水效益的形式在校区范围内开展了各个用水终端改造,试点一年的时间校区总用水量下降了15余万立方米,节水效益显著。选取县委党校、县气象局、县第一小学、世纪广场小区等绿化区域占地较大的单位作为示范区域,组织实施绿化区域喷滴灌系统改造工作。实施中水回用工程,提高全县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开工建设了永靖镇坪上工业园区中水回用工程,目前工程进度为60%,预计2018年6月完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