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建设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交通精准扶贫 助力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石门县交通建设综述

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在于交通,群众脱贫致富首要因素在于公路。要想铺就致富之路、实现脱贫致富,交通在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石门县交通建设、交通扶贫方面,以一片赤子之心砥砺奋进、戮力攻坚,书写了新时代新篇章、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作为省定贫困县和常德市唯一纳入武陵山区域扶贫攻坚发展规划的县域,石门地处湘西北,境内山川纵横,长期以来没有高铁、高速、国道、机场,乡间道路更是尘土飞扬,导致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产业经济面临发展困局,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密度小等级低等诸多短板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扶贫工作更是困难重重,走上平坦通畅的“康庄路”,成为全县70万群众最大的梦想。

为改变石门县道路交通现状,石门县确立了“交通先行”的战略部署,统筹全县资源,大力开展道路交通提质升级工程,编制了《石门县“十三五”交通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了“着力构建立体交通体系、着力建好四个出城口、着力优化县乡通达网”的建设思路。这五年,道路交通基础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我县历史上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成功最多、变化最大的五年。

五年砥砺,携手发展共创佳绩

五年来,石门县道路交通取得累累硕果,全县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取得明显提升。截止目前,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40.9亿元。

\

持续筑牢发展基础,狠抓重点工程。仅2016年全县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2.2亿元,占年计划196%,同比增长76.8%,投资总额居全市之首。冉闫公路、林夹公路石门段、安青公路石门段等3个交通重点工程完成了工程验收,壶大公路1标段、沅澧快线2大道、太柳公路等3个交通重点项目主体完工,杨岭岗大桥、九杨公路、壶大公路2标段、周象公路等4个交通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安慈高速、彭岗公路近期即可启动。2017年,石长铁路动车组成功开通、沅澧快速干线二大道石门段通车,掀开了石门县交通发展新的一页。

持续加强村路建设,狠抓民生工程。石门县大力提升农村路网建设,五年来,新改建干线公路318.8公里、农村公路近3000公里、提质改造(窄路加宽)489.1公里,生命防护工程1070.94公里、农村客运候车亭429个,先后完成危桥及渡改桥改造49座。S304绕城线、S306线安青公路、S307线林夹公路、S308线石南公路、X021线石陬公路等11个交通重点项目相继完工。所有具备建设条件的行政村全部修建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了客运班车,为108个贫困村全面实现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坚守,服务提升产业升级

完善运输保障体系,规范运输市场。五年来,石门县交通服务得到全面提升,道路运输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保持了规范有序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营运汽车发展到8348辆,较“十一五”增长16.1%,其中客运车655台,货运车7693台,运输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累计完成客运量1.2亿人次,客运周转量45.8亿人公里;货运量1.5亿吨,货运周转量61.2亿吨公里,较“十一五”期间增长了8%。

完善客运站点布局,助力扶贫攻坚。五年来,全县交通扶贫迎来崭新了局面,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有力改善。为将交通发展的成果真正服务群众,助力扶贫攻坚行动,实现农村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创新性发展,石门县立足县域经济实际,加大客运站点在经济重镇、人口密集区、产业园区、农产品商贸区、交通交汇区等广大村镇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道路运输网络,实现了路站运一体化。目前,全县19个乡镇、4个农林场、331个建制村建成农村客运站点,建站率分别达到78%和98%,初步形成了以普通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脉络,以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以农村客运站点为节点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农村运输惠及了全县67万农村人口。

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畅通无阻,一个个产业运势崛起,石门大西北的烤烟、高山蔬菜、茶叶、药材、畜禽、柑橘、脐橙这些特色农产品正沿着一条条宽敞的公路源源不断地走出山门,走向全国各地。据统计,石门农村居民出行时间平均节约40%以上,货运率增加了58%。得益于石门县扶贫后盾单位的积极部署,仅2017年仅茶叶一项,石门9个乡镇、2个农林场、1个管理区的47个贫困村实施了茶叶扶贫,已在37个贫困村新植茶园6115亩,完成 4500亩低产茶园改造,有10个村入股茶叶合作社可带动2000多贫困户,5000多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编辑:王定玖 审核:李飞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