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建设 > 正文

“铁字号”扶贫绘就百姓致富小康路

张书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既是殷殷嘱托,更是庄重承诺。亚库甫·阿沙木都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阿克苏车务段的一名干部,2015年3月开始在田县拉依喀乡达奎村驻村。他带领当地百姓走上了致富路,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誉。这既是铁路部门诸多驻村干部工作的一个代表,更是铁路部门扶贫工作的一个侧面。

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扶贫之策就需精确而有效。近年来,铁路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确定了加快贫困地区铁路建设、派出驻村干部、开行扶贫列车等多种形式的“铁字号”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提供财力、人力、智力支援,让贫困地区的百姓迈向了致富小康路。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铁路总公司和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向贫困地区派驻75名扶贫干部,深入河南栾川、陕西勉县、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新疆和田等贫困地区。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一些“铁字号”扶贫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郑州局集团公司资助农家民宿改造和铁路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西安局集团公司推进食用菌车间、油菜水稻主题公园农旅融合等扶贫项目……这些驻村干部都是铁路部门派出的“精兵强将”,他们长期驻村,不仅把脚印留在了这里,而且把心“种”在这里,将肩负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重任扛在肩上,将饱含着铁路企业履行的社会政治责任落到了实处。

交通扶贫,铁路先行。贫困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艰苦。铁路部门以民生为本,把交通扶贫作为落实中央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了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的力度。仅2017年,铁路部门计划完成的8000亿投资,绝大部门都投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促进当地的经济开发。一条条铁路新线穿山越水、穿乡过镇,将“散落”在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城市、乡村“串联”起来。通过这些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和路网完善,不仅直接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为改善这些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提供了重要支撑。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全国铁路部门开好81对公益性“慢火车”,打造了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彝族情”、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民族团结一家亲”、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蔡家崖号”和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湘西慢慢游”等一系列“慢火车”精品。这些开行在贫困地区的列车恰好弥补了扶贫攻坚中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这一客观实际的短板,一列列穿行在大山深处,荒原戈壁的列车连通了乡村和城市,贫穷和愚昧的差距越来越短了,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民从此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曙光。这些列车承载在扶贫开发的责任,让贫困地区走向小康致富路的的目标越来越近。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铁路部门牢记宗旨,在全力帮扶定点扶贫,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上为百姓绘就了一条条脱贫致富路。我们相信,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脱贫攻坚的成果一定会催开贫困群众心底的幸福之花,让实现小康的目标越来越近!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