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农村新型产业蓬勃涌现发展,农民增收途径越来越多,如种植、加工、经销、村集体经济分红、做短工、经商、经营农家饭店。在这里,“只要认真肯干,就肯定有钱挣”近日,在乡村发展的大背景下,这里的农村新型产业发展蓬勃,致富手段多元化。
人人有股份家家有分红
澴潭镇柏树湾村产业基地油茶、芍药、金银花、大白桃令人目不暇接。“乡亲们,10组的大白桃要除草,灭虫……”基地巡逻员用手机发出信息。不到20分钟,十几位村民赶来挥锄除草,灭虫。这样信息为何有如此的有号召力?巡逻员说:“所有基地都有村民的部分股份,一花一果一树,都牵连着个人红利有多少。
柏树湾村拥有特色农业基地8000多亩,从创办基地开始,村里就成立了合作社,先后3次发行股份,募集股金近600万元,常住村内的近150户家家参股。同时,这些基地全部承包给村民,合作社采取“集体经营、分户理”模式,激励村民的劳动性,这样一来,村民不仅仅是股民,还是基地的业主。股份制将村民和利益牢牢的绑在一起,村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产业搞好。
为了避开农忙的季节,夏季摘桃子,金银花每年能采4茬,秋天采油茶,冬天一到,养殖基地的大白鱼就开始上市。创收项目都能接上茬,村民们有使不完的劲,赚不完的钱。村民张晨晨除了耕种4亩农田,还承包油茶、桃树、金银花共18亩。今年的金银花滞销,他组织股东分头联系客商,把20万公斤金银花卖到北京、武汉等地。大家都纷纷认为,公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基地管理得好,受益的自然就是村民。早在2015年,村里就给60户贫困户赠送股份,每户2100元,至今分红2次共6万元。今年7月5日,村里一次分红350万元,150户股民户均可2.2万元。
村民干起来、富起来,村集体收入也逐年增加。近5年来,这个村不但还清了71万元的历史债款,还包揽了养老保险资金、村民的医疗等,并投资800万余元打造最美乡村。随着现在村子越来越完善,几年前搬出去的村民都纷纷搬了回来。
早中晚创收农工商一体
在随机的走访发现,在吉祥寺村里没有剩余劳动力,村民们每个人都有钱赚,不少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在赚“香菇钱”。在品源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上百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公司总经理颜晶说,现在是旺季,工人们为了赶订单,每天3班倒,日夜不停工。
“只要勤劳认干,一天到晚都有钱挣。”吉祥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勇说,村里有上千亩香菇种植基地,香菇加工企业及配套企业有十多家,还有上百家小作坊,香菇大市场可容纳上万人交易,年交易额约17亿元。去年,全村产干菇210万斤,农业生产总值3.7亿元。
一条完整的香菇生产链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的机会,全村90%的村民从事香菇的种植、加工与经销道路。稳定香菇经济让吉祥寺村日渐繁荣。近几年,吉祥寺村的人不仅没有外出打工,还纳入了1000多名外来人口落户,村内常住人口增加了40%。
背靠大景区 吃上“旅游饭”
暑去秋来,热闹两个多月的龙泉村漂流渐归平静。“农家乐”老板杨强盘点夏季收入:“除去开支,净收入15.6万元。”
村头是漂流景区出入口,30多家“农家乐”一溜儿排开。仅此一项,每年创收600多万元。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曾兆童说:“背靠大景区,全村吃上‘旅游饭’。
村里投入1000多万元建民宿、建广场。在龙泉村的构想里,游客将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摘农家蔬果、体验漂流激情、畅游神农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