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点轻快,歌声悠扬。10月30日晚,在宜城市刘猴镇云台村文化活动中心门前广场,40多名舞者身着红衣、敲打腰鼓,随着音乐欢快地摇摆。明亮的路灯下,成群结队的村民们或跟随模仿,或引吭高歌,或驻足欣赏……台上台下一片欢笑声。
“这是我们村文艺队自创的腰鼓舞《欢聚一堂》,刚在宜城市电视舞蹈大赛上拿了优秀奖。”领头的舞者叫洪昌荣,是云台村“舞动云台”文艺宣传队队长。她告诉记者,自2017年6月文艺队成立以来,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麻将、扑克等休闲娱乐方式渐渐被广场舞、健身操代替,每晚排练时,这个四五百平方米的空地都会被队员和围观的村民挤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现在,我们已不是山旮旯里的‘草台班子’了,在襄阳、荆门等地的舞蹈比赛中,我们都拿到了名次!”文艺队成员陈全玲介绍,在村集体的支持下,文艺队有了固定的排练场地、崭新的移动音箱、专业的指导老师,不仅为周边村民送去了精神食粮,还远赴外地参加比赛,为村、镇争光。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了让广大群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刘猴镇结合各村工作实际和地方特色,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推进文化小康建设。“我们刘猴村红色文化积淀深厚,在文化小康建设中,我们以红色文化为主,着力营造有历史深度、有血脉温度的文化氛围。”刘猴村党支部负责人廖开忠说。该村每月会组织一次红色电影展演。此外,该村还将红色文化融入广场舞,打造红军壁画及红色文化墙,并组织村民和学生参观,修建红军街和红军雕塑等,让群众全方位感受红色文化,自觉传承革命精神,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据了解,刘猴镇除在各村修建文化广场、粉刷文化墙外,还不断深挖各村特色,打造特色项目,既避免了“千村一面”,又满足了各村群众的不同需求。
洪岗村的民俗歌舞、前程村的展板壁画、钱湾村的景观长廊……“村村不同貌”的文化小康建设工作正在刘猴镇全面铺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村入户,乡风文明深入人心,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在群众的欢声笑语中不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