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建设 > 正文

遵义市全面小康示范创建进度喜人

11月2日,我市为第四批全面小康示范镇村授牌,包括26个示范乡(镇、街道)、61个示范村(社区),其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超过90%,城镇居民人民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7千元,村容村貌变化大、群众反响好,老百姓幸福指数高,成为新一批市级示范创建点。记者从市全面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自全面小康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全面小康办坚持把示范创建作为推动全面小康创建的探路石、着力点和突破口,结合遵义实际,在全省率先探索了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四民社区·美丽城市”为抓手和载体的遵义示范创建特色之路;率先在全省制定了示范镇、示范村指标监测体系,明确了示范创建的内容、标准和重点,并坚持每年规划一批示范点、每年创建一批示范点、每年验收一批示范点。截至目前,全市共规划创建和认定命名了四批示范点,累计创建了4个示范县、79个示范乡(镇、街道)、175个示范村(社区)。示范创建总体呈现出“数量逐年增长、质量逐年提升、示范逐年增强”的喜人态势。

据了解,在示范创建中,各地各部门、各示范点结合实际,积极创新,探索出了许多好做法、积累了许多好经验。比如,红花岗区着力推动示范创建全覆盖,实现了小康创建水平的整体提升;仁怀市探索的“微观小康”创建,从群众关心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示范创建,增强了群众获得感;赤水市天台镇坚持“三点三线八面”,整合资源和项目,提升了示范创建成效;正安县和溪镇马鞍村坚持能人投力、集体投生产要素,联结贫困户、能人、村集体的“两投入、三联结”模式创建小康,促进了贫困户快速增收,被《农民日报》《贵州日报》头版头条重点报道;桐梓县杉坪村坚持整村推进,成功实现1年整体脱贫、3年建成4A级景区,被《中国文化报》在一版大篇幅报道;习水县桑木镇土河村探索的同步种植烤烟、蔬菜、红粮、经果林和养殖生猪、肉牛、麻羊、蛋鸡的“四种四养”产业发展模式,确保户户受益。

通过5年来的示范创建工作,我市实现了“点上示范、面上推广、整体推进”的目标,得到了省全面小康办的充分肯定,播州区被评为省级同步小康创建最佳示范县,习水县土城镇被评为省级同步小康创建最佳示范乡,播州区花茂村、桐梓县杉坪村、凤冈县田坝村被评为省级同步小康创建最佳示村。

来源:遵义市人民政府网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