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像我这个岁数,在家闲着没事干。现在家门口就可以找钱,安逸得很。”11月24日,在重庆市铜梁区西河镇双永村的乡村振兴车间,金丝黄菊的花香沁人心脾。几名当地妇女正在烘干车间熟练地劳作着。
西河镇一共种植了金丝黄菊、七月菊、婺源皇菊等菊花品种400亩。其中,双永村引进业主种植了50亩。为了配套做好菊花深加工,村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60万元,修建了烘干车间,购置了先进的专业设备,用于菊花的烘干代加工。鲜花采摘后,直接送到烘干车间烘干,加工后对外销售。这项“美丽产业”已经带动了当地30多名村民就业。
双永村党支部书记蒋源秀介绍,前几天,村民们从金丝黄菊种植基地把黄灿灿的菊花全部采摘回来后,就送到烘干车间进行深加工。一走进车间,一股浓郁的菊花香让人心旷神怡。几名妇女满脸带笑,麻利地在铁丝网筛上挑选菊花,再一朵一朵地摆放好,等待烘干。
51岁的双永村村民蒋园珍在菊花种植基地上班,菊花成熟采摘期时,她就忙着采摘,这几天又忙着烘干,天天都有事做,干劲十足。“这个活路做起安逸,轻巧,闻起花香人也很舒服,我们希望这样的产业越来越多,大家赚钱也越来越多。”
据蒋源秀介绍,今年金丝黄菊的产量每亩大约在1200斤至1500斤,10斤鲜花能烘干1斤干花。因为金丝黄菊的药用价值较高,产品做成中药和花茶产品后,销售根本不愁。
“按今年的菊花行情和基地里菊花的长势,我们今年预计产值能达到200多万元。”双永村第一书记胡朝勇信心满满地说,村里面发展的金丝黄菊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提高了村的整体经济实力,下一步,驻村工作队还将全力协助业主进一步扩大栽种规模,也将充分利用留守妇女等闲置劳动力,让“美丽经济”发展得更美更好,真正将“小菊花”做成大产业,提高生态效益,走出一条产业兴村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铜梁区西河镇不断深化“三变”改革,引导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共同参与到新型集体经济项目中,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的新路子。目前,西河镇已经发展起了枇杷、胭脂脆桃、柠檬、花椒等十余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文/图 阳鑫 谢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