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教授团队参与研制的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8K关键技术产业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的又一项突破。
“海信8K AI画质芯片填补了国产化超高清画质芯片的空白。” 据高新波介绍,“海信-西电”智能影像处理联合实验室于2020年成立,其使命就是要超越长期由日韩品牌引领的画质性能,实现国产化超高清电视画质芯片的自主研发,经过一年多的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基于AI画质处理IP核的超高清画质芯片,可使各种低分辨率视频在超高清显示设备上都能高质量呈现。
据悉,8K AI画质芯片是海信第五代画质芯片,通过8K AI感知处理,它可以根据用户视觉重心进行深度学习和画质处理,并在人眼感知最敏感的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运动流畅方面都已达到行业最高水平。
针对于色彩提升,这款芯片增加了2个颜色管理模块,并利用AI技术来实时检测画面(比如实时检测人脸,以及检测场景等)。针对不同的画面,采用最适合的色彩提升策略。比如会针对人脸场景来提升肤色,使人脸更红润;针对夕阳等自然场景,来提升色彩饱和度等。
与此同时,该芯片史无前例地支持48bit Color Depth(色深),以及7168+729个控制点来满足高精度颜色调整,满足了专业级监视器的精度需求,支持3300万+像素的精确重构,轻松展现画面中丰富的隐藏细节;通过支持26880分区背光控制,从而带来了10000000:1对比度提升,带来极致的对比度提升,使画面的亮暗部更有层次。
未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将与海信继续深化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研发画质提升类算法及专用芯片,为大数据智能化相关学科的高质量建设和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撑,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文/龚进 图/重庆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