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当前,贵州省贵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各区县紧紧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推动城市功能升级,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努力推动“三感社区”建设,为居民打造最放心安心的港湾。
为更好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落实落地,2021年,贵阳市乌当区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以市、区两级重点建设任务为抓手,结合乌当实际,全区上下进一步找准方向、明确重点,强化措施、压实责任,走到群众中间,听取群众意见,通过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我们新添寨(附近)有菜市场 有图书馆、停车场 也很方便 附近就是医院,生活上都很方便”居民 严文强。
乌当区为配齐“15分钟生活圈”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全方位开展规划编制,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根据缺口现状,充分与街道、社区沟通,按照“缺项补项”的基本原则,初步划定了10个“15分钟生活圈”,总面积约28.31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24.46万人。
“我们对现在的消费者设立了休息区 服务台 有免费的wifi,对我们市场的经营户也好,对消费者也好,都有一个更好的服务。”心怡农贸市场管理办主任 刘传宝。
走进乌当区心怡农贸市场、洪济农贸市场,摊位布局合理、商品整齐有序、地面干净卫生,各个区域划分一目了然,鲜、活、生、熟、干等商品严格分开,整洁有序的环境让前来买菜的市民十分舒心。
“这条件也很好。随便买什么吃都可以了,对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优惠得好,现在政策实在好得很。”居民 田应秀。
同时,乌当区商务局联合市惠民民生农副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对乌当区9家惠民生鲜超市的网点布局进行调整,大力实施惠民生鲜超市巩固提升行动;加快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着力推进便利店“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基本满足了辖区居民买菜便利的需求。
“2021年,乌当区商务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结合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乌当区农贸市场、生鲜市场现状,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工作思路和措施,开展了乌当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工作。”乌当区商务局局长 宋麒。
接下来,乌当区将加快商圈建设,逐步完善城区的商业综合配套供给能力;加强农贸市场、惠民生鲜超市、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实现惠民、便民目标;按需配备‘智慧微菜场’,实现社区居民‘最后50米’的便捷购物。
“停车位的新增主要是顺应这个城市的发展,以及这个车辆增长速度较快的,也为了缓解居民、市民的这个停车需求,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乌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所工作人员 刘明。
民生无小事,点滴映初心。截至目前,乌当区新增了贵黔总医院停车场、吾乡停车场,共计完成1662个停车位。充分缓解了周边居民的停车难、交通拥堵问题。
“背街小巷改造主要就是污水、排水、井盖,还有便民的基本设施,还有一些休闲微型公园之类、口袋公园之类的相关项目,进一步提升老百姓幸福感和出行方便。”乌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所工作人员 汪煜康。
崭新平整的沥青路面、干净整洁的人行道地砖、规划有序的停车位、精致美观的禁毒文化墙……走进乌当区观溪路街道辖区,曾经杂乱无章的街道,如今焕然一新,让人倍感舒心。形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安全文明的街巷环境。
“以前我们晚回来后车辆进不来,停车也很不方便,现在经过改造以后 路面也宽了,停车场也有了,出门购物 买菜这些也很方便了。”居民 杨贵伦
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乌当区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以“惠民、利民、便民”为核心,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居住问题。
“现在我们小区改造基本完成了,比如说停车位、绿化、还有居民休闲区,增加居民座椅,增加停车位,改造比如说我们这边增加这个晾衣设备,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完成了,总体改造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新都社区副主任吴邦华。
据了解,乌当区市场化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今年已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6个,惠及群众3150户;改造老旧小区2个,惠及群众1324户;实施背街小巷改造30条、长度10.68千米。
“下一步我们观溪路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结合一圈两场三改的工作部署,不断地去完善我们辖区、生活区的供服务设施。然后对于我们这些老旧小区改造的项目,我们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观溪路街道工作人员 彭佳文。
在实施“一圈两场三改”工作中,观溪路街道结合辖区老旧小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2021年乌当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观溪片区)实施,主要针对水、电、路、气、讯提升改造,修整老旧小区绿化带,增加公共绿地,疏通消防通道,合理增设停车位、垃圾分类点、无障碍通道、健身器材、休闲小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乌当区自开展一圈两场三改工作以来,对全区现状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划定十个生活圈。一、对各生活圈开展一图一表编制,并已经完成七个生活圈一图一表编制及专家立评立审工作。二、我们制定了《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拟定各生活圈配置要素,并明确配置要素责任单位,要素配置完成时限,以及资金安排落实。三、在区委、区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完成两个老旧小区改造,两个农贸市场改造、启动狮岩路 区医院地块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将通过城市更新改造配置生活圈的一些要素,如学校、农贸市场及停车场等。”一圈两场三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黄明武。
“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幸福质感,乌当区将带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紧握这个行动“指南针”,紧扣“强省会”行动和贵阳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圈两场三改”工作部署,充分挖掘城市空间,补齐要素短板,推动城市结构和功能调整优化,让群众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文:杨波\图:刘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