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活动 > 正文

2022年“国际森林日”:重庆明确六大举措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联合国大会于2012年12月21日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地区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与森林和树木相关的纪念活动。2022年3月21日“国际森林日”主题为“森林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联合国大会作出“国际森林日”决议,目的是唤起世界各国和地区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关注森林及其可持续管理和资源利用。

为不断提高公众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关注森林、关注生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重庆市在大力保护森林、草地和湿地资源的前提下,正在积极探索以森林、草地和湿地资源禀赋及其优良生态环境为依托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促进森林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森林康养共享美好

森林康养是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资源、优良生态环境、林区食药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自然体验等深度融合,科学开展养生、养心和养老的生态服务活动。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是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我们科学合理利用林草湿资源,坚持把“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做通做实能变现的有效途径;是发挥生态功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

2019年国家林草局、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实施的《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2021年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大力引导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深入推动重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重庆市已经明确六方面的工作举措。坚持规划引领。以《重庆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引领,结合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重点布局,科学定位森林康养基地发展特色,精心编制森林康养基地发展规划。重庆市已制定施行《重庆市森林康养基地创建导则》,就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标准、康养基地规划、康养步道建设、康养设施设备完善等作出了规范,以引导森林康养基地的科学创建。对符合《重庆市森林康养基地创建导则》条件的创建基地,鼓励按照程序和要求申报重庆市森林康养基地。注重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大力发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带动作用,强化全产业链布局与发展,挖掘项目实施区域的自然、历史等资源优势,推动在满足森林康养优质资源及其条件的区域开展林相改造,构建近自然的优良的森林生态环境,积极开发优质森林康养产品。着力培育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区县通过培育壮大和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一批特色森林康养业主,扶持一批带动性强的林业龙头企业,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森林康养产业。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出租(转包)、入股、转让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依规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森林康养业。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严格保护森林、草地和湿地等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鼓励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等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和自然教育,推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变现。创新森林资源利用。坚持依法依规创新利用森林、草地和湿地资源及其优良生态环境,探索森林康养利用新方式、业态多元化、品牌集聚化、产品特色化和发展绿色化。鼓励与原住居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依法依规利用闲置房舍、古旧村落、工业遗址、废弃校舍等闲置设施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要素服务,努力提升教育文化与森林康养融合开发价值。注重服务管理专业化。支持与林学、生态学、医学、教育学等多专业多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开发市场需要的森林康养新产品和新模式。鼓励森林康养基地与科研院校建立紧密的研学关系,不断增强科学康养的能力与水平,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强化部门联动,加大林业、卫生健康、民政、中医药等部门的专业指导,不断完善森林康养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提升服务管理和安全运营水平。——康养基地融合发展

作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庆,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54.5%。

用好森林、草地和湿地资源及其优良生态环境,发展森林康养大有前途。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特色森林康养服务,努力为公众休闲、健体康养、康复疗养、体验研学提供了重要场所。重庆已建成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含生态公园)85个、湿地公园26个、风景名胜区36处、地质公园10个,建成各类森林体验养生康养基地31处、森林人家3700多家。2020年,在国家林草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公布的第一批96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隆仙女山、永川茶山竹海、巴南彩色森林4单位“榜上有名”。

什么是森林康养基地?

森林康养基地,就是以优质森林、草地、湿地资源及其优良生态环境为生态载体,依法依规配置必需的设施设备和相应服务体系,科学规范开展养生、康复、疗养、认知、体验、健身、养老、自然教育等活动且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综合体。

也就是说,生态养生、康复疗养、自然教育、运动健身……“森林+康养”,森林及其生态环境趣处多。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在适宜季节,你也许已带着父母和孩子、约上亲朋和好友,一起去森林康养基地享受森林的馈赠、生态的福祉、独特的环境。

巴南区彩色森林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是重庆中心城区的“天然氧吧”。依托林下经济和近自然设施、多元化自然体验而发展起来的森林康养。如今,基地里种植了几十万株不同色彩、高矮不一的乔木和灌木树种,每逢春秋季,成为了五彩斑斓的彩色森林,独领风骚。

隐藏在彩色森林中的森林酒店,让游客们静下心来,呼吸新鲜空气,体验森林之美;森林自然教育,包括森林小木工活动、赶小猪赛跑,让小朋友们乐此不彼;环湖小火车、卡丁车体验等,让你感受森林中游玩的乐趣;森林中设置有3D山体艺术立体画——森林奇遇和森林狂想曲,让游客感受自然与艺术叠加的神奇。

而在武隆区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旖旎美艳的森林草原风光在重庆独树一帜。夏季茫茫林海,清风吹拂,凉爽宜人,养生养心养老人员众多;冬季的仙女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成为重庆周边观赏雪景、开展雪上运动的绝佳旅游胜地。

森林康养是林业与卫生健康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根据国家林草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到2022年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设1200处,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