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近日,走进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腻诺小学校园,学生们正在操场上手拉着手围成一圈欢快地唱着《爱我中华》。随着动听的歌声来到校园里,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扑面而来,民族团结宣传栏、黑板报、主题活动展板吸引眼球,学校师生团结互助的情景随处可见,汉族、回族、苗族、彝族学生在一起互帮互学的场景频频呈现。
炎方乡腻诺小学也叫北盘江八一爱民小学,是一所部队援建小学。学校自建成以来,一直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使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师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学校是一所多民族山区融入的学校,共有学生200余名,其中有彝族、回族、苗族少数民族学生30多名。我们学校确定了以‘军民连心促团结、军校共建促发展、资源共享育红苗’为主题的教育工作理念,把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班级活动、课外活动中。通过老师们满怀激情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炎方乡腻诺小学校长蒋成勇介绍到。
为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在学生心中种下团结的种子,学校以民族团结进课堂活动为载体,教师将榜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富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物楷模。
走进炎方乡腻诺小学六年级班,班主任杨挺老师面带微笑地说:“我们班把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英雄的故事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知道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学会在生活或者学习中,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互帮互学,共同成长。”六年级班的杨老师还带领全体学生学习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从一些具体、鲜活的人物故事中,学习中华民族英雄故事的先进事迹,感悟到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并激励自己向他们学习,把爱我中华、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孩子心中,让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炎方乡腻诺小学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四个一”活动,即学唱一首民族歌曲、跳一支民族舞蹈、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班级手抄报及绘画等。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学校全体师生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氛围更加融洽,民族团结和谐之歌在校园更加嘹亮,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更加绚丽。近年来,沾益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立足区情实际,全面推进“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珠源大地绚丽绽放、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