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活动 > 正文

湖南多部门联合举行“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演练

无人机送救生衣、冲锋舟抵岸、动力浮桥转运装备、横渡绳索救援、机器人救落水者……5月12日上午,湖南省2022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演练活动在长沙市芙蓉区舟桥广场浏阳河水域举行,一场场“紧急救援”在演练现场精彩上演。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湖南省多部门联合举行此次“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演练,湖南省减灾委主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殿勋出席演练活动。此次演练包括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通讯保障、现场应急指挥部建设、低洼地段应急响应处置、冲锋舟抵岸救援等11个科目,覆盖特大暴雨险情应急处置的全过程,以实战练兵检验防汛应急队伍作战能力。

据了解,湖南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五大灾种分布地域广、发生频次高、造成损失重。演练模拟长沙芙蓉区遭遇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演练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芙蓉区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应急云广播系统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全区范围内播报终端全覆盖。

应急车保障通信安全

在应急救援中过程突发通讯故障时,如何快速恢复通信安全,确保通信顺畅?在本次演练中,被称为“空中基站”的应急通信高空基站车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据了解,湖南移动应急通信高空基站车具有性能可靠、机动性强、传输手段齐全、操作简便、应用灵活的特点,该车能深入各类突发事件现场,通过卫星传输加无人机组合方式由空中对地面提供移动网络通信保障服务,主要为通信孤岛保障区域快速提供2G、4G信号覆盖,快速恢复现场通信。

记者在现场看到,应急通信高空基站车高速开往通讯故障现场,为灾害现场的通讯安全保驾护航。

冲锋舟孤岛救援群众

演练预设因短时强降雨,浏阳河突发洪水,50余名群众被困孤岛,水位持续上涨,情况十分危急。

救援力量迅速开展营救行动,为确保人员安全,先期使用无人机空投救生衣到孤岛,组织被困群众穿戴。一阵“呜呜”声从空中传来,一架无人机抵达孤岛,将救生衣抛投给了受困群众。

与此同时,芙蓉区人武部驾驶10余台冲锋舟前往被困孤岛,开展抵岸救援行动。伴随着远处的轰鸣声,只见河道远端出现一队冲锋舟正向孤岛驶来。记者看到,这些救援队员们用娴熟的操舟技术,平稳的躲避激流、暗礁等危险水域,正快速接近求救区域的被困群众。

冲锋舟在水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比其他类型的水域救援工具和方式,在快速安全转移受困群众中,有着响应时间短、人员转移平稳、救援速度快的绝对优势,在瞬间上涨的河道中属于最直接、最有效率的救援方法。

冲锋舟陆续抵岸,将被困在岛上的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安全地点,岸上的相关工作人员对群众进行了安置引导,陆续进入到临时集中安置点进行登记工作。

水上机器人施救落水遇险者

有人员落水或者洪涝灾害遇险被困时,救援人员无需下水,在岸上通过遥控水上救生机器人快速下水施救。

这款“水上机器人”叫做便携式自充气式救生舟,它采用双泵喷推进,全密封式结构,充气前可折叠,配备8个把手,遥控距离达到1500米,具备远距离遥控和救生舟手控两种模式。便携式自充气式救生舟适用于江河,海洋,湖泊。在人员不能到达的环境下,救生舟可以自己运输货物,运输设备,救援被困人员等,减少二次伤害。

记者看到,岸上救援人员通过遥控“水上机器人”迅速到达水上被困人员身边,待被困人员顺利登上这座救生舟后,“水上机器人”直接载回被困者抵达安全地带。(张宏丹)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