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任务了,我得赶紧去报名!”重庆丰都35岁的党员余国祥望着手机里丰都智慧党建平台发布的信息说道。
据介绍,丰都智慧党建平台经常会发布各种活动任务,有条件的党员可对照自身能力和特长参与志愿者服务,余国祥已经主动在该平台报名参与了多次活动任务。
智慧党建平台 切实增强党员归属感
8月9日,丰都县在市外返丰人员筛查中发现了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规定,在辖区划定临时管控区域和参照中风险区管理区域,进行严格管控,彻底阻断社区传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县委组织部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利用丰都智慧党建平台,就近就便到居住社区党组织报到,全县6472名党员干部在当天就完成了报到,并迅速投入到入户摸排动员、核酸检测、配送保供、转运物资、道路值守等各个环节,余国祥便是其中一员。
在志愿服务中,余国祥顶着烈日维持核酸检测秩序,深入住宅小区、居民楼栋,精细化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防控等工作,做到严防死守、不留死角,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支部书记,余国祥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积极宣传、动员党员同志,使本支部的党员从成立时的3人发展至10人,志愿者人数发展到24人,增强了本支部志愿服务力量。
与余国祥同样,在丰都智慧党建平台注册登记的还有一批流动党员。65岁退休的老党员谭登文就是其中一员。
2022年3月,南天湖西路社区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在线下成立了“流动党员之家”。经入户排查发现,谭登文退休后常住在辖区雪玉路572号,属于流动党员,便向他详细介绍了智慧党建平台的功能作用和活力党组织的建设情况,他于当月就参加了社区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4月,支部为其颁发了流动党员接收证。
注册登记后,谭登文经常会主动报名参加智慧党建平台发布的活动任务。谭登文表示:“智慧党建平台就像是‘流动党员之家’,切实增强了我们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以前在居住地附近没有找到组织,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居民,很多事情都不属于自己管,但是现在找到了组织,我也知晓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所以我经常会报名参加社区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这个平台真正帮助各党员、党组织实现了‘党员迅速找到党组织、党组织快速集结党员、党员积极参与服务’的良性循环”。
激活各方资源 创建“活力型”党组织
不仅如此,丰都智慧党建平台还开通了系列基础功能,各党员可在线形成电子身份证,通过党员电子证件实现报到备案、网上交纳党费、网上学习、积分兑换等,也可通过党建地图查找附近的党组织、申请党员志愿活动;同时各党组织也可以在线上注册登记党员、接收党员,发布党组织活动信息、记录活动情况,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便利。
丰都县基层社会治理中心主任李庆云表示:“我们旨在以智慧党建平台为载体,创建活力党组织,打造‘开放式’的党群服务中心。以前,在组织各种活动过程中,存在流动党员亮身份难、参加组织活动不便、党组织活力不足等问题,尤其体制外的流动党员无法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现在打造这一平台,就是为了让党组织可以开放接纳所有的党员,所有党员也可以就近就便找到组织、报到备案、参加活动。”
按照要求,每名党员每年需到组织关系所在地登记一次,向党组织报告学习、工作、思想等情况;对于居住在城镇社区的党员,必须在居住社区亮明身份,到居住地党组织注册并参加居住地党组织必要的党员活动。倡导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资源条件,就近就便到各种行业性功能党组织注册并参加活动,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性和应急类服务;此外,依托该平台,丰都还建立了完善的党员报到制度。按照“平时不打扰、有事即激活”的思路,建立了“单位包社区、领导包网格、党员包楼栋”制度,做实党员社区报到工作。
通过系列举措,丰都将构建一套完善的线上、线下同步的党组织系统,建立充满活力的党组织制度。李庆云表示,今后丰都还将会对党员、党组织实行积分管理,按照“有序开放、适度竞争”的思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党组织广泛吸纳各方面党员到本党组织注册并参加活动。县委每年会对注册党员数量多、社会影响大、服务群众能力强、服务对象满意度高的党组织,视情况配置一定资源,开展活力党组织评选,并对活力党组织负责人在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注册党员30874名。在平台上,可以清晰地掌握到全县党组织的具体数量,每个乡镇(街道)党组织的具体位置、党员人数、活动开展情况等,指导县内各党组织接收流动党员、管理流动党员,对党员进行画像,党组织画像。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重构社会组织
其中,家庭教育互助会,便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的一大代表型创新之举。
据统计,丰都县每年有外出务工人员26.5万人,占总人口85万的1/3,留守儿童3.9万名。由于留守儿童教育缺位,管理力量不专业,导致青少年犯罪问题较高,这也成为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为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重构社会组织,丰都创新推动成立了家庭教育互助会。
日常,家庭教育互助会通过丰都智慧党建平台发布活动任务,各党员可对照自身能力和特长参与家庭教育互助会志愿者服务,帮助留守儿童掌握更多知识,形成正面导向。同时,平台上还搭建了志愿者服务平台,与智慧党建平台形成联动,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视频融合平台,将全县家庭教育互助会现场运行情况及时反馈到县基层社会治理调度指挥中心,在线上管理调度家庭教育互助会的运行情况,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脱管失管等问题,各留守儿童家长后期也可以通过 APP 查看,让在外务工的人员可以随时看到孩子成长状况。
丰都县仙女湖镇中心校2021级1班学生杜秋林,便是家庭教育互助会计划推广以来,改变最为典型的学生之一。
“内向”“羞涩”“躲躲藏藏”,是家庭教育互助会志愿者老师对杜秋林最初的印象。“他总是躲在人群之后、不愿意交流,但又总是要制造一点动静,吸引老师过去关注他,敏感又叛逆、渴望关注又害怕被拒绝”。
然而,经过老师们一个暑期的努力,他却成为了变化最明显的孩子。
家庭教育互助会志愿者老师表示,在课程推进中,慢慢地,杜秋林能够主动承担班级责任,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秩序,帮助老师准备上课物资,并且能以身作则,在劳动课上带头承担最繁重的劳动,从不缺席任何一节课程,听课的时候永远坐的板板正正,成为了同学的好榜样。现在,他还能自如地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沟通,大大方方,已然成为老师口中的“人际小能手”。
杜秋林表示:“自从上课外兴趣课以来,我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上课能主动上交手机,课后也能帮助家长承担家务,还能用更多的时间去开展体育锻炼,感觉现在的自己很充实,也找到了更多的兴趣爱好”。
暑期互助教育活动结束后,杜秋林同学也获得了表现积分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获得了互助会精心准备的开学小礼物。
今年6月份小学毕业,于9月份入读丰都二中的谭博文,也是在家庭教育互助会帮助下成功蜕变的孩子之一。
由于父亲在广告公司上班,母亲在电子厂上班,每天早出晚归,谭博文的周末、寒暑假等休闲时间,都是在看电视、玩手机中度过。
今年,在知道镇上成立了家庭教育互助会之后,谭博文的父母抱着试试的心态,加入了高家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在互助会组织的课程上,谭博文第一次接触到了编程这一全新领域,通过多次的课程,谭博文的团队合作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他说:“我现在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编程,这太有趣了!上课的老师说,以后还会带我们参加比赛,我现在充满了斗志”。
父母在看到他的改变之后,表示非常欣慰,今后不仅可以安心上班,也不用再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学坏了”,同时也很开心孩子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据悉,目前,丰都全县已成立家庭教育互助会40个,征集志愿者2512人。据李庆云介绍,家庭教育互助会成员多为孩子家长和社会各界志愿者,其中不乏党员干部和流动党员。
家庭教育互助会也会经常开展各类课外知识互助教育活动,打造家庭教育共同体。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主要通过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模式进行,政府一般会提供活动所需的场地、配套设施,但活动所需的物料、人员、分工等,大多数为家庭教育互助会成员自筹、募捐,自主组织实施,切实发挥“党组织靠前一步、政府组织后退一步、群众组织提升一步、群团组织协调同步”的作用,以党建为引领,重构社会组织,推动社会治理。
丰都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旭表示,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丰都以党建为魂、家庭为根、组织为本,推行基层党建开门建组织、开门建阵地、开门搞活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家庭互助、组织互促、城乡互动,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目前正加快构建“快感知、有法度、能生长”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尤其今年以来,丰都县大力推进基层智慧治理工作,运用云计算、大数据、 GIS 等技术手段,利用已建好的丰都县智慧城市大脑大数据平台、视频融合平台、物联网平台等三个基础平台,搭建了丰都智慧党建平台、丰都县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管理平台、丰都县基层社会治理调度指挥平台等智慧平台。通过智慧治理推动精细管理、精准管理,着力打造“一屏观全域、一网治城乡”的治理平台,努力提升智慧治理能力。
下一步,丰都还将通过整体基层治理格局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全县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汇聚、统一治理,将所有平台应用基于城市大脑中的数据进行生长。将数据的精细化管理能力精准到地方、细化到人,管控数据运用,打通部门间的壁垒,实现数据安全管控、基层减负、数据赋能、快速应用。 (文/图 肖顺禄 郭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