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六届全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论坛首次以全景式的单个县域改革发展实践为研讨对象,结合彭州市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设置了“共同富裕、城乡融合、粮食安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五大研讨专题,充分展示了彭州市“两项改革”以来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推动彭州市两项改革典型经验的提炼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中,“共同富裕”的探讨以龙门山镇渔江楠村为例,分享了“集体经济联营制”的创新实践,该村通过村际资源整合和通力协作,实现了镇域集体经济统筹式推进,探索了共同富裕之路。桂花镇金城社区是“城乡融合”的例证,社区通过资源共享、空间共享、经济共享、治理共享、情感共享,实现城乡发展的过程性和多维度融合。在“基层治理”的探讨中,天彭街道城市花园小区通过吸纳参与力量、搭建治理平台,降低了城市社区治理成本,提高了居民参与度、认同感。濛阳街道分享了在文旅融合发展、农业发展联盟构建、农业文化凝聚共识、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协作式统筹”发展思路,成为“粮食安全”的典范。而在乡村振兴的探讨中,隆丰街道井堰村依托村庄土地记忆,实现了征地拆迁、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农耕土地有序流转的顺利展开。
五个实实在在的案例,从五个维度展现了彭州市依托“两项改革”创新发展方式,激发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当地镇(街道)村(干部)交流了工作探索中的心得,四川省有关专家学者还分别对五个案例代表的五种创新模式进行了点评。“彭州的‘两项改革’非常扎实,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敬尧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是要让乡村这片土地“活”起来。(供稿/图 彭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