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活动 > 正文

新反导测试?事实是俄已无中段反导能力 只能靠核爆拦截

这快要过年了,几个大国是轮番放“烟花”庆祝啊。2月6号,我国刚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中段反导拦截实验,这俄国人马上就坐不住了,风头不能全让中国人抢了去,所以2月12日,也就是昨天,俄军马上在哈萨克斯坦的Sary-Shagan试验场也进行了一次反导拦截实验。

根据目前俄方媒体透露的信息来看,这次实验主要是进行了A-135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新型拦截弹53T6M的实弹测试,这也是53T6M的第二次成功测试。

\

昨天试射的53T6M拦截弹出井

A-135反导系统是俄军原来的A-35反导系统的接班人,它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直到1995年才进入战备值班状态,该系统拥有两种拦截弹,一种是负责大气层外拦截任务的51T6,一种是负责大气层内拦截任务的53T6。

和美国人采用的硬碰硬式的动能杀伤拦截弹不一样,俄国人这个拦截弹相当的粗暴,它的拦截原理简单说就是用核弹来拦核弹,51T6和53T6都配备了1万到2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它们主要是利用核爆的大范围杀伤效果来摧毁来袭的远程或洲际弹道导弹,所以技术难度实际上比美国人的要低。

51T6具备拦截飞行高度在7万米到67万米之间的来袭弹道导弹,有效拦截范围在130公里到350公里之间,但是它最终只完成了2个阵地的部署,而且在2006年之前就已经全部退役了。

\

51T6拦截弹

\

51T6和53T6拦截弹的部署方式

而负责末段拦截的53T6采用了无线电指令制导,它能拦截20到100公里范围内,飞行高度在5000到5万米之间的来袭核弹头。该弹最大的特点是其加速能力,它从0加速到10马赫(10倍音速)左右的最大速度只要3到4秒,导弹可以承受由此带来的200G左右的最大纵向过载和70G左右的最大横向过载。

53T6最终在莫斯科周边建成了5个阵地,但是部署的拦截弹基本都是前苏联时期制造的,俄罗斯一直没有重新启动53T6的生产,直到2010年,阿尔玛兹安泰公司才开始重新生产53T6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并在2011年底推出了新的拦截弹发动机。使用新发动机,并改进电子系统的拦截弹被称为53T6M,它能承受的最大纵向过载提高到了接近300G,拦截范围和高度都有了大幅增加(俄媒号称增加了一倍),最终该弹在2017年11月23日首次试射成功,而昨天这一次是53T6M的第二次成功试射。

\

昨天的53T6M试射

为了给A-135反导系统提供预警信息,前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庞大的远程预警雷达网,这张网主要是由远程预警的大河雷达、顿河-2N战管雷达和伏尔加河雷达等组成,但是解体后的俄罗斯没有能力维护如此庞大的预警体系,再加上原来的一些加盟共和国与俄罗斯反目成仇,所以不少雷达就荒废了。

但是2005年之后,俄罗斯又开始恢复弹道导弹远程预警体系,从2005年到去年,一口气连续部署了7部新型的沃罗涅日雷达(2005年部署沃罗涅日M一部,2012年部署沃罗涅日DM一部,2014年部署沃罗涅日DM和VP各一部,2017年部署三部沃罗涅日DM),基本补全了各方向的预警雷达网。

51T6退役后,俄军实际上就已经丧失了中段反导的拦截能力,新的53T6M实际上也只能进行末端反导,而且由于俄罗斯在拦截弹制导技术上迟迟没有什么突破,所以53T6M仍然是使用的1万吨级的核弹头来实现拦截(也有说是换了常规弹头,但美国人的研究认为还是核弹头)。

虽然俄罗斯媒体对新的53T6M一顿吹捧,但这还是难掩俄罗斯整体反导能力退化的窘境。

在具体的拦截弹技术上,我们走了美国人的动能杀伤的路子,所以我们的拦截技术比俄国人更精细也更先进。而在整个反导预警体系的建设上,我们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覆盖主要方向的多部大型相控阵远程预警雷达建成投入使用,天基红外预警卫星也逐渐部署,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说是走在世界前列。

而我国则与俄国正相反,无论是末端反导还是中段反导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而且根据目前公开的一些研究来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