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众所周知,前不久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罢工行动,给美国制造业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无独有偶,近段时间多家日本制造商也出现了停工现象,但与美国不同,日本主要是受恶劣天气影响,不得已面临停工。
据媒体11月4日报道称,受强烈台风带来了暴雨和洪水影响,日本制造业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据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日本2181个工业园区中,有580个处于高风险洪水泛滥区,这些工业区或将被淹没在2至5米甚至更深的水域里。而在此前,已经有多家日本半导体企业因厂房被淹,而纷纷停工,其中还包括了日立制作所、松下等巨头企业。
很显然,日本制造业因持续不断的天气灾害,能否顺利进行生产成了最大的难题。而雪上加霜的是,自今年以来,受海外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该国出口情况也不见好转。有数据显示,今年4-9月,日本出口额为38.2万亿日元,同比上年减少了5.3%。其中,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仅为7.2万亿日元,减少了9.1%。正因如此,125家日本制造商将本财年的净利润预期共下调了9393亿日元(约合86亿美元)。
尽管面临着被迫停工和业绩严重下滑的窘境,日本制造商对中国市场仍是充满希望。上月底,日本电子零部件生产商村田制造所直接放言称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并表示虽然在华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可能性,但该企业完全没有想过将生产转移至别国。
不仅如此,为了挽救对华出口不断下降的颓势,已经将生产转走的日企又重新看向了中国市场。早些时候,日本制造商理光公司决定将部分复合机的生产全面转移至泰国。但近日,该公司加强了在华的业务并定下了新的销售目标——计划到2022财年,要把在华的销售额从目前的600亿日元提升至千亿日元,增长约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