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活动 > 正文

抢刚需!一大波城市要放宽落户,到底对楼市有影响吗?

撰文|张银银

刚刚过去的一周,有件“旧事重提”的事情被刷屏。就是关于放开部分城市的落户限制。

事情缘起于两办印发的一份文件:《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意见》共分六部分、16条细则,全文不长,但分量绝对不轻:牵头起草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把它称为“首次构建了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政策体系框架”;

最最引人注目的是,《意见》提出的“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看到大家持续讨论火热,且又有部分声音说:楼市重大利好来袭,新一轮周期即将启动,杠杆游戏忍不住想插个嘴。

都知道,城市化存在梯度,进城落户政策的制定首先要与城市规模挂钩,而户籍制度的调整也会与人口流动密切关联。

早在进城落户政策出台之前,我国城乡人口就已经开始按照梯度流动,一般来说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升学实现的职业流动。上个世纪末,中国启动大学扩招政策,高考录取率和录取人数不断攀升,而与升学带来的人口流动和社会流动相应,高校毕业生也成了一线和准一线城市人口增加的主力。

二是农民垮区域流动。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超过2.8亿,青壮年劳动力往往会从农村流入城市,从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沿海地区,这部分人口推动了流入地的常住人口规模扩大、城镇化率提高。

三是购房。农民十多年前流行到乡镇买宅基地建房,七八年前流行到县城购房,最近三五年则开始到地级市买房。农民涌向哪里,哪里房价就开涨。

抢刚需!一大波城市要放宽落户,到底对楼市有影响吗?

具体到这份文件,主要是针对农民群体,意味着他们将从之前的自由进县城,转变为可以自由到部分地级市落户。

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5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 100-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

其中300万-500万的为Ⅰ型大城市,100万-300万的为Ⅱ型大城市。

注意,这里的城区是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而市辖区内的农村地带,并不计入城区范畴。

统计局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末,我国城市个数达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75个。

那么我国有多少个300万以下的城市?可以说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

实际上,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过《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已经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当时的政策内容表述是,“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这次重申,级别更高,同时侧面也说明,执行的力度需要继续加强。啥意思?就是楼市接盘侠还不够多。

抢刚需!一大波城市要放宽落户,到底对楼市有影响吗?

一些在县市买房的农民,觉得能同时拥有土地权利,认定农村户籍的含金量更高,落户意愿相对不强。

社科院前段时间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楼市期房存销比由2016年的3.1年下降至2017年的2.8年和2018年的2.7年,但到2019年反弹至3.0年,期房去化压力较之前有所增加。

对于选择落户到城市的农民来说,短期内超大特大城市仍存在流入门槛,这回政策的利好,主要是再次鼓励这部分乡村人口将户籍移入三、四线城市,落户了之后干啥呢?当然是买房了。

未来,除了几个核心城市,其他城市取消落户限制将是大势所趋。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杠杆游戏(头条号签约作者)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杠杆游戏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