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活动 > 正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一片叶子“接二连三”

进入腊月,北方的温度越来越低,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一处茶叶研究基地,里面的一株株茶树郁郁葱葱,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来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茶学科负责人张续周满怀喜悦地看着这些茶树,由他的团队在西海岸新区育成的“北茶36”茶树新品种已经获得国家品种登记。这是西海岸新区“南茶北引”60年第一个新品,标志着西海岸新区茶树新品种可在山东乃至全国适宜区域推广。

\

西海岸新区正通过茶产业连接起二三产业,实现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茶学科负责人张续周正在查看茶叶新品种生长情况(张海铎拍摄)

打破茶叶低层次发展的困境

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是“南茶北引”落地繁衍的地标镇,拥有“北茶之源”的美誉。历经60多年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长为海青镇的主导产业,目前青岛市10万多亩茶叶,7.1万亩在西海岸新区,3.5万亩在海青。全镇43个村庄种植茶叶,2万人从事茶产业。

虽然这些年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短板。

“新区的茶树品种多为从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茶区引进的有性系群体品种,存在着缺乏特色,种性混杂、发芽晚、茶叶品质难以提升的问题。没有自己的当家品种,这种发展是一种低层次的发展。” 张续周介绍,“新品种研发成功,更能适应北方气候,香气更加浓郁,更耐冲泡,品质更好。”

没有规模就谈不上产业。“对于我们镇来说,实现种植规模化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海青镇党委书记陈夕军表示,“这种新品种和传统品种相比,预计每亩能增产百分之四十左右,我们将不断优化农业布局,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打造出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品种优的精品茶园,争取用3到5年时间,茶园面积突破5万亩。”

张续周团队今年就全面在海青镇推广新品种,然后陆续推广到西海岸新区,将青岛西海岸新区茶叶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补齐。

青岛西海岸新区还以海青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为契机,打造“瑯琊青、瑯琊红·养心养生茶”品牌,建立公用品牌认证体系,做好品牌营销,让西海岸新区茶品牌在省内外红起来、火起来。2019年,海青镇的200多家茶企就尝到了规模化和品牌化的甜头:据统计,2019年该镇茶鲜叶收购价格是2018年同期的两倍,茶园亩均收入达到了3到4万元。青岛西海岸新区2019年产干茶约3000吨,总产值近5亿元。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