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社会 > 民生 > 正文

建设改革卓有成效 民生项目遍地开花

周家大道龙大高速至松白路段建成通车。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事关民生福利福祉,事关新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后劲,过去一年,光明新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按照“城市管理治理年”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制度和流程改革、强化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成绩,完成年度投资15.19亿元,32个重点项目实现了竣工目标。其中市政类13个,房建类6个,公共安全类13个。

狠抓民生项目

有效缓解新区上学难看病难

去年9月,位于松白路与富利路交会处的红花山小学迎来了第一批新生。“2015年9月开始动工的时候,当时不敢期盼2016年秋季就能上学,没想到真的如期实现了目标。”学生家长陈先生原本有点担忧小孩上不了学,红花山小学及时竣工并在9月开学为陈先生解决了难题。

红花山小学项目是新区民生实事和重点工作之一,在2015年9月开工建设,按计划,必须在2016年9月移交使用,建成后可提供小学学位1080个,可有效缓解新区学位紧张问题。为了确保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的目标如期实现,新区建管中心马上就办,狠抓落实,瞄准“实、细、活、尖”推动红花山小学项目建设。通过安全保障做实,质量保障做细,工期保障做活,管理保障做尖,真抓实干,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去年8月,红花山小学项目顺利竣工,首批一年级四个班205名学生顺利入学,有力缓解了周边片区小孩的上学难。

和红花山小学同期顺利竣工的还有秋硕小学。秋硕小学位于东环大道与松白路交会处,占地面积11299.57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室及辅助用房、办公、生活服务、宿舍和体育馆等。据介绍,红花山小学、秋硕小学都位于公明核心商圈,人口密集,周边有多个大型社区正在建设中,未来几年入住该片区的人口将越来越多,两所学校的投入使用将为周边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极大的方便,也将有效缓解片区公办学位紧张问题。

除了新建学校,新区建管中心去年还在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项目上有所建树。新城和润家园装修工程总装修513套,面积约4万平方米,将作为新区人才租赁房使用,是支持新区优化人才结构的第一资源,也是构建新区人才战略的重大举措。该工程于近期通过完工初验,比原计划提前24天完成目标任务,并顺利为中山大学人才安居计划提供第一批房源。公明钟表基地公寓也在去年年底建成,提供宿舍906套,为发挥基地产业聚集、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重要保证。

看病难是一大民生难题,光明新区挖潜力补短板,对新区人民医院进行扩建。近日,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基本完工,该项目位于光明新区东环大道与松白路交会处,建筑面积41440平方米,建成后新增普通床位500张,抢救床位32张,ICU床位12张。

保障城市安全

如期完成危险边坡、余泥渣土受纳场整治

2016年是全市的城市管理治理年,新区开展城市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20项专项整治工作,其中余泥渣土受纳场及堆土点隐患整治、危险边坡和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整治是其中的两项。去年,新区建管中心如期完成玉律、凤凰、育新、大雁山余泥渣土受纳场整治工程,并相继完成了北山牛场等7处新区首批急需治理的边坡安全隐患点,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边坡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安全防范和隐患治理水平,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去年上半年,新区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新羌社区北山牛场边坡因常年受雨水冲刷局部塌陷,其中一处有轻微塌方。工作人员介绍,若进一步冲刷将导致山体坍塌,将危及紧邻工厂和宿舍的人员及财产安全。新区立即启动响应机制,按抢险救灾工程推动该边坡隐患整治。

时间紧迫,责任重大,新区建管中心与险情抢“时”,仅历时25天完成项目概预算和设计等前期工作。与天气抢“时”,在雨季汛期之际,通过完善场地排水系统,疏通坡脚排水沟、封闭坡顶道路靠边坡侧消防栓缺口,最大限度地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与工期抢“时”,制定严密的治理应急体系。组织地质专家、研究设计院共同制定抢险整治方案,进行永久性加固施工,最终提前33天完工。

除了提前完成危险边坡整治,新区建管中心还如期完成玉律、凤凰、育新、大雁山余泥渣土受纳场整治工程。为了按期保质完成余泥渣土受纳场抢险整治任务,新区建管中心层层抓责任落实,完善动态监管巡查制度,严格对照质量安全标准和时间节点推进工程,确保了坡体稳定、排水通畅和水土保持,及时消除了余泥渣土受纳场安全隐患。

创新运行制度

深化改革工作流程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新区建管中心在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推动建设管理深化改革,推动新区出台了《光明新区政府工程审批流程优化改革方案(试行)》,压缩审批时间621天,审批效率提高74%;优化再造前期工作技术文件编制流程,分市政、房建和水务三类进行压缩,并对300万以下投资项目设置简易程序,前期工作效率提高26%;从重要岗位和重要环节入手,对招标方案等4项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再造。

此外,新区建管中心还创新建立了建筑工地安全生产“1+4+1”多维管理模式,列明责任制清单,制定《建设前期勘察外业工作见证》等4项制度,引入第三方安全监测服务,建立完善“专家排查隐患、部门督查整改、企业落实措施”的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手不足和专业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今年以来,中心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共出动4507人次,检查项目工地1892处,排查和整改隐患543个,整改率100%。

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一年,建管中心将再接再厉,真抓实干,不断深入开展政府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继续加大民生及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为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再作更大贡献。

宝安日报记者 郑宽 通讯员 牟盛如/文 卢正辉/图

一图细数新区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教育:红花山小学和秋硕小学均已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及时提供学位2160个。深圳市第十高级中学2栋教学楼已封顶,预计春节前实现全部现状教学楼封顶。新区外国语学校、李松蓢学校扩建工程、长圳学校初中部教学楼于2017年9月开学前投入使用,届时将为新区提供学位4740个。

住房保障:新城和润家园值班房装修工程提前1个月完工,为新区人才安居计划提供坚实的住房保障。钟表基地配套宿舍已完工,可提供宿舍906套。

卫生医疗:新区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即将交付使用。

社会福利:光明社会福利院完成形象进度12.6%,计划于2017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市政基础设施加速推进

◆周家大道松白路至龙大高速路已全线贯通,有效缓解光明至公明周边道路交通堵塞问题。

◆十八号路已全部完工,进一步疏通道路微循环。

◆打通科发路(十八号路—塘家北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有效缓解新区交通压力。

◆圳辉路(凤新路-圳美五路)市政工程AK0+140-AK1+780段打通,解决了在建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出行问题。

◆二十九号路已投入使用。

◆迈瑞人行天桥已完工。

◆完成华星光电市政配套工程建设任务,为华星光电G11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光侨北路南段基本完工。

◆高新路完成形象进度90%,民通路完成形象进度90%,凤凰城110KV电力迁改完成形象进度95%,上述项目均可在春节前完工。

城市安全治理不断提升

◆北山牛场等7个边坡治理工程已相继完工。

◆光明书院挡墙治理工程将于2017年春节前完工。

◆玉律、育新、大雁山步道和凤凰余泥渣土受纳场已全部完成整治工程任务。

◆公明特勤和塘家消防站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9月建成;长圳等其余7个消防站和市政消火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城市配套和环境不断优化

◆新区应急指挥中心如期完工。

◆新区公共服务平台幕墙装修完成75%,计划于2017年10月底完工,项目总体形象进度52%。

◆白花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000万,木墩河、新陂头河和楼村水综合整治工程完成10%的工程量,均如期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和治污保洁工程目标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