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浴血荣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
——记国家艺术院团庆祝建军90周年演出
记者 刘 淼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于7月30日、31日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经典作品《红色娘子军》。该剧历经中央芭蕾舞团几代演员薪火相传、不断淬炼,已演出4000余场。图为演出现场。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90年浴血荣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国家艺术院团为英雄放歌、为军人抒怀,将优秀的艺术作品献给最可爱的人。
中国交响乐团奏响“英雄的诗篇”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我们面前的这面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8月1日,中国交响乐团的党员干部来到天安门革命历史文物陈列室,以一堂生动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重温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
带着对党、对人民军队的崇敬之情,当天下午,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天安门地区庆祝建军90周年暨“军队辉煌九十载、盛世乐章天安门”公益慰问演出,与驻区部队官兵、复转军人代表等重温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铜管五重奏《亮剑之歌》,大提琴独奏《节日的天山》,独唱《我爱你中国》《多情的土地》,管弦乐作品《红旗颂》《红色娘子军序曲》《快乐的女战士》……音乐会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结束。参与演出的中国交响乐团演职员工表示,此次演出是对自己精神的一次洗礼。
为纪念建军90周年,中国交响乐团携手指挥陈燮阳、男高音歌唱家赵玉龙、男低音歌唱家裴磊,于6月15日在北京音乐厅演出了《英雄的诗篇——朱践耳作品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以《节日序曲》开场,《壮士行》展现了解放军的勇猛与坚强,交响诗《百年沧桑》是1997年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中唯一的金奖作品。下半场演出的《英雄的诗篇》是朱践耳在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时的毕业作品,以毛泽东在长征前后陆续创作的6首内容各自独立的诗篇为灵感而作,构思巧妙、气势恢宏。
中央歌剧院为人民军队放歌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央歌剧院以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与原创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为建军90周年献礼。
6月14日、15日,由中央歌剧院、海南省委宣传部和海南省文联共同推出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首演。歌剧《红色娘子军》根据梁信同名电影剧本改编,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为了更加生动地展现娘子军精神,排练过程中,中央歌剧院组织34名参演人员赴北京卫戍区某部参加了为期6天的军训,让演员走进军营大门感受部队氛围、体验军旅生活。通过与指战员同吃、同住、同训练,演员们变得军味十足,为歌剧《红色娘子军》的顺利排练演出夯实了基础。
歌剧《红色娘子军》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反响热烈。7月17日至20日,该剧演职员工赴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海南进行多场慰问演出。“在建军90周年之际,能欣赏到如此高水平的慰问演出,对我们的官兵来说是一种精神激励。”驻琼海军部队某部干部看过演出后激动地说。
6月29日,中央歌剧院大型原创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历时半年多的精心打磨后再次在北京天桥剧场亮相。该剧于2016年10月首度搬上舞台时便引起观众强烈反响,之后中央歌剧院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研讨,对该剧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再度呈现在舞台上,剧中人物更加丰满,观众被其中展现的信仰和理想的力量所震撼和感动。
中芭“娘子军”再起舞
7月30日,中央芭蕾舞团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向全军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半个多世纪以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通过英姿飒爽的舞姿,把坚定不屈的奋斗精神和理想信念呈现于舞台;《娘子军连歌》唱响大江南北,唤起一代代中华儿女对英雄连队和他们所代表的钢铁军魂的深情赞颂;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家更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把这部经典、把“娘子军”精神带到世界各地。
演出当天,天桥剧场座无虚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个个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令全场观众心潮澎湃。中芭主要演员鲁娜饰演的琼花坚毅果敢,优秀演员张眺饰演的洪常青沉着机智……广大演员塑造出鲜活的剧中人物。中芭交响乐团气势恢宏的演奏,特邀中国转业军人艺术团合唱团演唱《娘子军连歌》,充分展现出中国军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精神与情怀。
原标题:国家艺术院团:为英雄放歌 为军人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