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会员 > 正文

政务舆情回应如何把握语言分寸感?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媒体传播渠道和内容日益多元化,不同的信息传播需呈现不同的特点。针对政务信息的发布,特别是对政务舆情的回应,在语言表达方面面临许多新的要求,语言是否有分寸感,直接决定舆情回应的效果。

区别公文语言与媒体语言

政府部门信息流转依靠的公文语言,具有严谨、全面、抽象等特色。公众日常的信息接收以媒体语言为主,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政务舆情回应因面向公众,在语言应用方面更应考虑大众传播的要求。

相比公文语言的严谨抽象,媒体语言更侧重以事实和细节取胜。如公文表达中的一句“效果显著”,很难真正深入人心。如用媒体话语方式来表达,往往需要铺陈一系列细节加以论证。效果是否显著,取决于读者的观感。

当然,公文表达中严谨平实的特色,对舆情回应同样非常重要。如2017年的红黄蓝幼儿园舆情事件中,老虎团政委对网络谣言的回应令人印象深刻。该回应以答记者问的形式,非常到位地表达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军队的未来”的共情,同时不失严谨。

因当时整个事件仍处在调查进程中,在回应中特别强调“从目前调查情况看,部队和此次事件没什么关系,但这个调查也是初步的。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进行调查。”没有急于盖棺定论,这种严谨反而赢得了信任。

慎用僵化表达与争议词语

一些地方的信息发布因盲目将公文套路简单机械地用于政务舆情回应,导致不少次生舆情。许多在公文体系内沿用已久的套路性表达,在今天的舆论场上显得僵化八股,有时更经不起审视推敲。

新华社发布《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第五条指出,对各级领导同志的各种活动报道,慎用“亲自”等词。除了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重要会议外,一般性会议不用“隆重召开”字眼。

套路表达的危害,除八股、脸谱化之外,更严重的是透露出心态上的冷漠僵化。典型的如家属情绪稳定、人民生活未受影响等。

有些词在舆论场上已高度标签化,应谨慎使用。典型的如无可奉告、不明真相、别有用心等。这些词在舆论场上有着复杂的前世今生,曾在多个热点舆情事件中现身并引发声讨。网友如今见到这些词就会触发刻板印象,能否避开它们,考验我们对网络舆论场的了解。

于词句细微处彰显善意

网上曾有热心人建议,在大地震等灾难发生后慎用“灾民”字眼,而使用更人性化的“受灾群众”、“受灾同胞”表述。遣词造句过程中能否细致入微地体味不同字词之间的差别,体现的是回应的境界,其背后是对情感的体察。

慎用某些攻击性词语,是体现善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曾有机构在新媒体信息发布中用“蝗虫”指代某一类群体。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用网络喷子等典型词汇。网络舆论中的乱象诚然需要客观看待,但这些词语的使用,含有强烈的攻击意味,在回应中表达攻击性是一种危险的行为。

此外,最好慎用对他人动机的恶意评价,除非在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动机、阴谋的攻击容易引发争议,典型的如“别有用心”。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偏离了议题,指责他人的动机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增加矛盾。在网络讨论中,诛心之论较常见,但作为官方,应身体力行理性的对话规则。

如上所述,政务舆情回应的语言如何妥帖周全,从根本上把握分寸感?词句只是外在表现,起决定作用的归根到底是背后的思维与逻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