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聚焦 > 正文

9户村民买地欲建房 可真是够悲催的竟遇上城市规划改革被搁置多年

9户村民买地欲建房 可真是够悲催的竟遇上城市规划改革被搁置多年

9户村民买地欲建房 可真是够悲催的竟遇上城市规划改革被搁置多年

  2001年前后,镇安县永乐镇青槐社区(原青槐村)整修位于河堤边的河滩地,时柯师傅和另外8户群众,以每亩15万元的价格出资购买了青槐社区的一处河滩地,打算在此建房。柯师傅和其哥哥于2001年与原青槐村二组签订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按照协议,经青槐村二组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同意将二组座落在西菜园子青山沟口河东河滩地转让给柯师傅,使用期限永久,转让面积0.526亩。随后柯师傅给村组交纳了7万余元的补偿费和宅基地通路半径补偿费5.5万元,按照程序向上级申请了建房审批手续,2003年镇安县政府也下发了关于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批复,柯师傅等人与镇安县国土资源局(原土地管理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003年初,办理完各项手续后第四天柯师傅打算开始建房,但此时接到了城建局的电话通知,称镇安县城整体规划变更,暂时不允许建等候通知,这一等等了3年。2006年城建部门告诉柯师傅等人,此处要修建一处农贸市场和道路。柯师傅说,接下来几年时间是漫长的等待,这期间他曾书面提出申请,要求城建部门给定点放线,但城建局没有给放线,没有放线国有土地使用证也就始终拿不到手。在等待的数年间,沿河堤修建了宽17米的道路,占了柯师傅以及另外8户群众原来的部分地皮,随着县城框架的拉大,这里的土地价值翻倍上升。道路修建好之后,有村民在此盖起了临时建筑, 购买地皮的席某向记者证实,自己的地皮被别人占了建起了洗车行。

  12月8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了柯师傅等人购买的地皮处看到,这里处在县河一个回水湾滩涂地,沿着河堤建有道路,这9户群众的地皮除了被道路占据部分外,陆续建起了临时建筑,蔬菜市场也未见有动工迹象,周围有群众正在动用挖机回填该地块。据附近村民称,这块地皮是社区十多户村民的承包地,并不属于柯师傅等人,柯师傅等人购买的地皮早都被修路占了,他们现在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回填土方,打算重新耕种。柯师傅等9户认为情况并非村民所言,村民回填是打算建临时建筑,“这块原来是河滩地归组上,并非村民所说的承包地”。“我的地皮原来在这里,12月份初村民开始建临时建筑, 我去阻挡也挡不住。”

  柯师傅等人无奈地说,当初各种钱都交了,没想到现状会是这样的情形,他们9户连续多年反映,领导都换了几任了,也没人出面解决。”“柯师傅等9户2001年确实与村组签订了协议,相关手续也办理了,地皮钱也上交到了村组。”青槐社区党支部书记詹世琦称,当年组上卖地为村民承包地,村民不知情,到现在钱还在组上的账户上,导致村民手里还有承包合同,而柯师傅等人拿不到地皮,因此这件事久拖未决。詹世琦还称,为了化解矛盾,县政府还曾试图重新划地或通过现金赔偿,但这块土地升值很大,柯师傅等9户群众不答应。“这块地皮当年经过治理后,村组卖给个人,也办理了出让手续。”

  镇安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贾局长表示,后因修建道路占了一部分,老百姓在地皮上抢栽了树木,后规划又变化,由住宅用地变成了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农贸市场,事情就搁置下来了,“当年这块地经过村组处置,我们认为地征回来了,但土地证是没有办,是因为住建局没有给放线。”12月8日,镇安县住建局副局长谢某称,当时9户买的土地一直收不回来,住建局没办法进行定点放线。他认为,修路占了一部分地,但不影响建房子,问题是地收不回来,地还在群众手里,后该处又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导致矛盾加剧迟迟得不到解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