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世界上最不可信的就是男人的承诺、女人的眼泪和朋友的醉话。但在静夜史看来,相比于“印度的疫情数据”,这些都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而“印度疫情数据”也必将和新型冠状病毒源头一样,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未解之谜。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印度单日新增3525例就判断印度疫情是否失控,那是真正的缘木求鱼、不得要领。
再加上印度5月7日的新增确诊病例人数居然只有58例,疫情拐点来得太过突然,不禁让人怀疑莫迪政府是不是开了挂。
而从印度疫情的一系列演变来看,疫情拐点至少已经出现了十来次。当然,疫情的失控也出现了更多次。印度的开挂表现在:
虽然我控制不了疫情,奈何不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我可以控制病例的感染人数。而控制的方式,就是少检测甚至不检测。
因为“多检多得,少检少得,不检不得”,再加上各国疫情“各说各话”的操作方式,所以只要印度严把检测关,坚决控制检测人数,就一定能成功控制疫情。
事实上,莫迪政府确实也办到了,从1月30日第1例病例出现开始,印度在2月2日和2月4日分别确诊了1例后,就是持续有20多天的零增长。于是兴高采烈的莫迪政府也急不可耐地宣布印度战胜新型冠状病毒,并烧毁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塑像。
而后,印度遭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猛烈报复,疫情也开始急转直下。
因为没有足够的核酸检测试剂,更与我们的核酸试剂供应商闹掰,印度疫情一度扑朔迷离,直到5月8日检测样本才140万个。
而早在3月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就发布了一份印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的发展报告,指出印度至少有1.2亿人感染,再从3月24日莫迪政府“4小时雷霆封国”的空前紧迫操作来看,印度的疫情或早已失控。因为在自由和民主的国家,无论封城还是封国都严重地侵犯了人权,更要命的是会导致民众因收入断绝而揭竿而起,所以即便到了万不得已也是三思而后行。
印度封城,从侧面就说明了印度的疫情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
而至于严重到什么程度,到底是怎样的量化数据,号称最有力统治者的莫迪也不一定知道。
因为印度是得国太易的国家,因为没有进行革命和战争的洗礼,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立国的印度,上无法建立强有力政府,下无力将统治力延伸到社会底层各个角落,中不能推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破除阻碍印度崛起的种姓制度,所以印度始终松松垮垮,种姓制度也始终根深蒂固。
而种姓制度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底层发挥了“基层政府”的作用,形成了“王权止于县政”的二元制结构。
在这样的体制下,印度能够照顾到的,是3亿多中高种姓人群,7亿多首陀罗和贱民则只能自生自灭,至于2亿多穆斯林等则连人都不算。
所以,底层啥情况,莫迪政府不能知道,也不想知道,而尴尬的是,印度每一次的瘟疫灾难,都让印度底层深受其害。
因为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和足够的医疗资源,印度底层民众除了自生自灭,就是追随“生死看淡,来世再干”的信仰,不停地为病毒送人头。
而当孟买最大的达哈维贫民窟也出现了疫情,印度疫情已经不再是“失控”那么简单。
所以如果莫迪政府继续装聋作哑、自欺欺人,那么等待印度的绝不只是“王炸”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