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现在很多人用嘲讽的口气说义和团,义和团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

说到义和团,可能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用上各种轻蔑的语气。甚至带着一种优越感,对那段历史进行嘲讽。

现在很多人用嘲讽的口气说义和团,义和团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

(刀枪不入的义和团)

人们之所以如此轻视义和团运动,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义和团宣扬刀枪不入。很明显,“刀枪不入”就是一个笑话。冷兵器怎么可能打败热兵器!人是血肉之躯,怎么可能硬得过刀枪这样的铁器和热兵器!这一点,虽然义和团弟子们不知道,但是义和团领头的那几个人是知道的。他们知道他们是不具备这样的本领的。他们既然知道,却还要这样宣扬,这就是一种骗局,是拿义和团子弟的生命不当回事。

二是义和团攻打教堂杀洋人。本来外国列强就一直想吞并中国,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理由而已。现在义和团攻打教堂杀洋人,不但起不了什么作用,不可能把洋人撵出中国,而且反而直接给了洋人最好的借口,最终造成八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攻打中国。并由此让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再次把中国推向了灾难的深渊。

三是义和团运动是最落后的政治势力。中国走到晚清的时候,为了拯救中国,当时中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政治势力,主要包括以孙文为代表的革命派、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以及义和团运动。显然,在这所有的政治势力中,义和团运动是最愚昧的,也是相对来说最落后的政治势力。他们对推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由于他们到处惹事生非,因而起到了阻碍中国发展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用嘲讽的口气说义和团,义和团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

(攻击洋教士的义和团)

那么,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虽然这些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是站在百年之后,我们今天的立场上来看问题的。如果我们身处在百年之前的清朝末年,作为当时中国的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绝对不会这样来看问题。

当时的很多普通老百姓是很少有获得教育机会的。他们能够看到的就是,中国深受洋人的欺负,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而且还对老百姓进行残酷的压榨,老百姓的生活都穷困不堪。他们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

古代的穷苦百姓,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只可能有两条路,一种是科举考试之路,但是这条路也只是极少的老百姓能够实现。另外一条就是发动起义。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穷苦老百姓,在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经常采用的办法。

当古代的穷苦农民发动起义的时候,他们一般首先都是借助于宗教,或者说借助于迷信,宣扬神的力量。认为只有神能够救助老百姓。比如方腊的摩尼教、太平军的太平道、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义和团宣扬自己刀枪不入,就是希望神能够给予自己巨大的力量,与古代的农民起义,是一脉相承的。甚至与中国古代的宗教体系,也是一脉相承的。

为什么说与古代的宗教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呢?因为宗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人类有限性的问题。宗教的参禅打坐这些,实际上也就是要学会刀枪不入。既然宗教都是这样宣扬的,我们也并不认为他们的宣传很荒唐,为什么偏偏认为义和团运动的这种做法荒唐落后呢。

现在很多人用嘲讽的口气说义和团,义和团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

(义和团海报)

义和团运动比古代的那些农民起义者,目的其实还要更高尚一点。因为他们还并不是纯粹是为了造反,建立政权获得自己的利益。他们攻打教堂,杀洋人,更多的还是一种爱国行为。在他们看来,整个国家之所以变成那时候的样子,就是因为洋人的入侵。毕竟那时候洋人入侵中国,和中国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让中国人赔偿的白银,割去的那些土地,老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因此他们从朴素的爱憎价值观出发,对洋人做出那样的行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少,从爱国心和骨气的角度来说,他们是比当时的很多官员,包括慈禧太后这样的人都要强的,他们那时候也受到了一般老百姓的尊重。

与其跪着而生,不如站着而死,这就是义和团的信条。

而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屹立不倒,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这样的信条。

至于现代人认为,义和团的做法是最落后,对国家的破坏性是最大的,对救助那时候的国家,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已经站起起来以后,回过头去审视那段历史的时候,做出的一个总结。我们相当于是站在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站在一个上帝的视角来考虑这个问题。这种考虑问题,显然是很不客观的,对正确认识那一段历史,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