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指挥过大小70余战,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几乎没有败绩。
白起曾经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灭掉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歼灭赵军45万人,功勋赫赫。白起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为武安君,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还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但是白起的结局却很悲惨。公元前257年,白起在70岁的时候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
为何白起会被赐死?一方面是将相失和,秦王重用的宰相范雎不能容他,两个人结有仇怨,范雎一直在秦王的边上煽风点火;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白起自己不听秦王的军令,惹怒了秦王。
白起被魏冉举荐后,立下赫赫战功。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皇宫的争斗也是很残酷的。说到白起,也要先去看看秦国皇室的事情。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举鼎而死,没有留下子嗣。秦武王的异母弟嬴稷登基为皇帝也就是秦昭襄王。但是秦昭襄王是在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支持下,取得王位的。所以在执政初期,朝政都是由宣太后和魏冉掌控。
宣太后的另外两个儿子被封为泾阳君和高陵君,魏冉和宣太后的另一个弟弟也被封为穰侯和华阳君。这四个人是秦国四贵,限制了昭襄王的王权。
而白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启用的。好在白起也没有辜负魏冉的重用,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灭掉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歼灭赵军45万人。白起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秦国的朝廷又发生了变动。
公元前257年,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秦昭襄王采用魏人范雎的建议,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把秦朝四贵赶出了京城,并且让范雎取代了魏冉的相位。魏冉和范雎肯定不和,而白起是被魏冉举荐的,又战功赫赫,范雎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就一直不能容他。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来打算乘胜灭赵。但是范雎担心他得胜后势力过大,就听从苏秦之弟苏代的停战建议。范雎向秦王建议与赵国停战,接受韩赵两国割地求和的请求。秦王还真的就答应了。在这件事情上,白起是很恼火的。
不久之后,秦昭襄王又想再次进攻赵国了,秦王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但是出征失利。秦王一直希望白起出征但是被白起拒绝了。白起认为已经错过了攻打邯郸的最好时机,如今的邯郸不好攻打,而秦军连年苦战,已是强弩之末。
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但是秦昭襄王不听劝,下令王龁替王陵为大将,攻打邯郸,结果还是出征失利。白起听说出征失利后说了一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意思就是秦王不听自己的建议所以失利了。
出征失利,秦王本来就很恼火,现在又听见白起说这样的话就更愤怒了。再加上不能容白起的范雎一直在边上煽风点火,秦王决定听从范雎的建议,除掉不听话的白起。公元前257年,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一代名将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