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兄弟之间一旦边界不清晰、产权不明确,就容易出现内讧,豪门贵族尤其如此,经常为了遗产而展开争夺战。财富的继承,已属不易,皇权的传承,更加棘手。
由于皇权具有唯一性,不管谁当皇帝,兄弟的关系会瞬间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君臣关系。谁要是拎不清,谁就能领略到皇权之威。弘曕就是没有及时转变,被乾隆打击得遍体鳞伤。
受哥哥关照的小阿哥
爱新觉罗•弘曕,雍正的第六个皇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相比于乾隆的另外两位兄弟弘时、弘昼,弘曕存在感最低,这主要是因为他实在过于年幼,没参与雍正朝的任何争斗。小时候,他长住在圆明园,因此又被称作“圆明园阿哥”。
乾隆继位时,弘曕只有两岁,乾隆对这个幼小的兄弟十分疼爱。有一次,小弘曕在圆明园内玩耍。乾隆看到他,召他过来聊聊天。弘曕害怕哥哥,直接跑走了。乾隆很不高兴,不好责怪小孩子,便将太监一顿大骂。这些小事情,并未影响乾隆对小弘曕的喜爱。
乾隆三年,庄亲王允禄奏请,将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批准。这可以看做是乾隆对弘曕的一种格外赏赐,因为允礼没有儿子,将来爵位和财产全部可以由弘曕继承。
随着弘曕的成长,乾隆还特地聘请名师来教导他。这位老师就是沈德潜,曾经“连中三元”,清朝著名的文人,乾隆这么自负的人,也敬仰其才华。有名师“赋能”,弘曕也学有所成,被誉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的皇子。弘曕博学多才,收藏许多经典图书,他的书房可以与怡亲王的明善堂相媲美。
弘曕成年后,乾隆开始对其委以重任。乾隆十五年,弘曕刚刚十八岁,乾隆就让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过了两年,又让他负责造办处。
弘曕的继父允礼,作为乾隆的长辈和臣子,颇受两代帝王信任。乾隆继位后,命他总理事务,赐亲王双俸。因此,允礼在宗室中,地位不是一般的高,收入也不菲。允礼去世后,弘曕继承了果亲王的爵位,年轻位尊的弘曕便开始有点飘飘然,因而给自己的前途也蒙上一层阴影。
贪财被处分
钱财是个好玩意,不仅普通人喜欢,连王公大臣也对其“孜孜不倦”,弘曕也不能免俗,他很喜欢剧集钱财。此外,他自己的言行放纵不羁,对待下属却十分严厉。为了赚钱,他利用身份优势,开办煤窑,欺压平民产业。
弘曕恃宠而骄的行为,逐渐引起乾隆的不满。有一次,乾隆命令他去盛京,恭送玉牒。他却玩起了讨价还价,要求先去打猎,然后再去盛京。乾隆很生气,多次痛骂,而弘曕仗着御弟的身份,以为皇帝不会拿他怎么样,因而根本没把乾隆的话当回事。
又有一次,弘曕与弘昼一起,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位旁边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时跪坐之处。弘曕相当于“鸠占鹊巢”,属于僭越,乾隆看到后,又是一顿痛骂。
乾隆二十八年,圆明园“九州清宴”失火,诸王都进园救火,弘曕住处离得进,来的却最晚,还与其他皇子嘻嘻哈哈,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弘曕如此不顾宗室颜面,乾隆多次申饬,但他不知悔改,反而越来越嚣张。他贵为亲王,本就家产万贯,居然还恬不知耻地一边向自己的母亲要钱,一边在外敛财。
乾隆对弘曕的不满,日积月累,终于来了一次爆发。乾隆二十八年五月,江淮盐政高恒代京师王公大臣贩卖人参被人揭发,弘曕是被告之一。
在乾隆眼里,弘曕一向不安分守己,喜欢作奸犯科,干出这种事不足为怪。他命令逮捕弘曕,交军机处审讯。
弘曕平时娇纵惯了,从来没哪个王公大臣敢对他指手画脚,突然面对一群司法人员的审问,顿时懵了。他被乾隆的皇威镇住了,很快就供出自己欠了别人的钱,想牟取钱财还债。
身为宗室亲王,弘曕作出如此败坏家门的事,乾隆大为恼火。这一次,乾隆下决心对这位弟弟加以惩治。
接着,乾隆又查出弘曕以低价令各处织造、夫差购买朝衣、刺绣、古玩、优伶等,并私自请托军机大臣阿里衮选任王府门下私人为朝廷官吏之事。
乾隆为了改变清朝前期宗室王公干预朝政的惯例,对皇亲国戚,包括自己的亲兄弟在内,虽然给予高福利、高位置,但绝不允许他们干政。弘曕的行为,涉及到朝廷的人事权,很明显挑战了乾隆的底线。
乾隆有仁慈的一面,但对于皇权的任何威胁,他都会不遗余力地打击,不管你是兄弟叔伯还是王公大臣。此时的弘曕,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小可爱”了,他成了乾隆眼里的皇权威胁因素。
乾隆斥责弘曕:你肆无忌惮地干预朝政,性质非常恶劣。这个头一旦开了,其他宗室子弟也会纷纷效仿,这样的话,外面的大臣也会上行下效,无法阻止。想到这里,我就寒心。
于是,乾隆新帐旧帐一起算,革去弘曕的亲王爵位,撤销一切职务,连同俸禄也停了。
年纪轻轻,郁郁而终
被乾隆打击后,弘曕也领略到了帝王的威力。从此,他居家不出,郁郁之下竟一病不起。病危时,乾隆亲自探望,弘曕在被褥间叩首谢罪。
乾隆似乎被这手足之情所感动,失声痛哭,拉着弘曕的手说:我只是看你年少,因而加以惩处,以改变你的脾气,想不到你竟然会病的如此严重。
之后,乾隆下令恢复弘曕的郡王爵位。遗憾的是,弘曕两年后便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曰“恭”。弘曕的儿子永瑹,承袭郡王。
秋媚说:弘曕去世后,乾隆极为悲痛,为其制作诗文,刻在他陵墓的石碑上。可惜人死不能复生,乾隆对弘曕所有的追忆,更像是“马后炮”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