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本义:欲求多、不知足。
有官的地方,就会有“贪官”。所谓“贪官”(外文名greedy official)指的是官员,干部,以权力势力,贪污枉法,迷恋钱财和官位的官员。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贪官不计其数,他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群众或公共财物。
两千年来,贪官向来是令广大劳苦大众咬牙切齿的特殊群体。不过,即便历朝历代都有相应的惩贪政策,但贪官却仍像蟑螂老鼠一样屡禁不绝。唯一能让老百姓弹冠相庆的,或许就只有某贪官遭到查抄时,朝廷将这一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公诸于众的那一刻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贪官被抄家的那点事。
唐代史上的第一贪元载本是个家境清贫的读书人,玄宗朝重视人才,所以元载得以凭借一身优秀的道学跻身仕途。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被迫将皇位传于肃宗,值此之际元载得到了新皇帝的赏识,得以被调遣到江淮地区负责漕运。因为元载在治理漕运期间表现突出,所以没过多久便升迁为户部侍郎,兼任诸道转运使,基本掌握了全国的财政大权。
靠着结交李辅国,元载后来又爬上了宰相一职。直到代宗登基时,元载仍是政坛上的常青树。此时的元载已属三朝元老,底蕴深厚,操纵起朝政来自是不在话下。在帮助代宗诛杀了大宦官鱼朝恩之后,元载愈发骄纵,进而权倾朝野。元载在宰辅之位上混迹多年,深得皇帝信任的他生活奢侈,公然收受贿赂。
直至大历十二年,元载遭到群臣弹劾,代宗这才下令逮捕了元载及其党羽。由于证据详实,所以元载对多年来操纵朝政及贪污谋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没过多久,元载及他的发妻王氏与三个儿子均被处死。虽然,史料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元载这么多年究竟贪污了多少赃款,但我们仍能从一些细节中管中窥豹。
例如:
朝廷在查抄元载宅邸时,从他家中查抄出胡椒八百石,约等于现在的六十吨。在当时,胡椒是一种进口香料,相当贵重。除了胡椒之外,从元载府上查抄的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
与蔡京齐名的北宋六贼之一朱勔,是宋徽宗手下最得宠的大臣。
为了满足宋徽宗对花石纲的喜好,朱勔于苏州府开设了“应奉局”这一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皇帝搜集名花奇石。虽然,每年这一机构都要花去大量经费,但这些经费大多入了朱勔等经办官员的腰包。他们所开采的花石,绝大多数都是从百姓家中强行搜刮的。
为了搜集更多的花石纲,朱勔及其手下横征暴敛,动辄拆毁民宅征用民田。宋钦宗登基之后,将朱勔罢免,并命令官差查抄了他的府邸。与元载一样,朱勔的家产无以数计,仅在他名下的田产,就足有三十万亩之多。
除了这两名巨贪之外,历史上还有一些官员的贪污资产留下了详细的资产清单,如明朝的大贪官严嵩。想来大家对严嵩的生平事迹早已耳熟能详,所以今天笔者便不过多赘述了,且来看看严嵩这一生究竟贪污了多少财物。
根据官史的记载,严嵩个人资产中仅白银就超过了二百万两。还有一些野史称,严嵩“家赀亦称亿万”。不论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严嵩所贪污的赃款在当时都是一笔天文数字。不愧是“人世所应用之物,无论用与不用,靡所不备”。
查抄严嵩所消耗的时间,堪称史上抄家之最。对严府的抄家工作总共持续了二十几年,在严嵩垮台之后,公差将严嵩的资产全部记录在册,编撰成一部《天水冰山录》。后来这部字数堪比长篇小说的财产清单被公诸于众,仅用来描述资产的文字就超过了六万字。
在严嵩的贪污所得中,仅黄金就超过了一万两,而白银更是多达二百万两。注意,这些黄金和白银还只是用做货币的净金净银,并不包含那些用金银打造的奢侈品。除此之外,严嵩家里的贵金属器皿、玉器、珠宝首饰、家具、名人字画、古籍孤本等每一样都多达上千件,房屋或宅基地近六十所,田地两万多亩,布料两万匹。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贪官,与清代第一巨贪和珅相比只能算作小巫见大巫。清廷查抄和珅府时同样将其资产记录在册,和珅的资产竟总共写满了109部公案。按照清朝的购买力(一两黄金折算13000元人民币;一两白银折算220元人民币)进行核算,可得出和珅的身家约为3300亿人民币,这笔贪污所得真可谓令人发指。
贪污贪到这个份上,足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