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我国形成大一统之前最后的群雄割据的时代,乱世出英雄,这里面数得上的就要是战国四公子了。诸位看官注意了,这四位公子可不是那个公子。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迎面走来一位帅气的小书生,双手胸前一抱,上身微微前倾,颔首谦卑道一声:“这位公子,敢问卫生间在哪里?”这个公子意思几乎无限约等于“帅哥”了。但是在先秦时候,只有皇族、诸侯之子才可被称为公子,也就是说,这里的“公子”就无限约等于“官二代”。
这四位著名的“官二代”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话分两头说,历史上的官二代也很多,怎么就独独显出你来了,那也是必有过人之处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要么手握虎符挥斥方遒,要么伶牙利齿颠倒人心。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伶牙俐齿中的翘楚——春申君黄歇。
战国的时候没有老师开学校教课的,要想拜师学习那你上人老师家里去求学,这老师们一般也不会为了方便你来问这问那扎堆住,所以那会,这拜师学习一般得四处游走,都称为“游学”。你想啊,一个官二代,平常也没个啥事,也不用为生计犯愁,一天天的就四处去拜访名师,跟名师去聊天,看看这名师是怎么想的。慢慢慢慢的,听得多了自己心里也有点主意了,跑回去再一听自己小伙伴说的话。你那叫说的什么啊,人家谁谁谁大老师说了,人家谁谁谁大老师又说了,我汇其所长,应该是这样的。慢慢的谁也辩论不过他,老愿意参加个辩论赛啥的,这一张巧嘴的名声就打出去了。就这会青春得意的时候,在《芈月传》里还被写成跟大名鼎鼎的宣太后是初恋,相差20岁的初恋,可能战国公子好这口吧。
楚王听说了之后也是十分欣赏啊,这小孩不亏是我皇室子孙啊。但是喜欢归喜欢,没多久,黄歇立了个大功说和秦楚联盟,转眼就亲手送黄歇出去跟太子俩人去秦国当人质了。这一去就是十年,后来听说这位亲手送他到秦国的楚王快要驾鹤西去的时候,死也要跟太子往回走,这回去的过程岂是一个漫长曲折了得。
但是事实证明,这趟走的不亏。回到楚国以后,太子上位,自然不能委屈了跟自己共患难的黄歇。从此黄歇就走上了人生的高速路,一路高歌猛进,做了楚国的相邦。就是这个时候,被封为春申君的。
当然黄歇也是有能力,在他相楚期间和考烈王哥儿俩一起努力努力再努力,北伐灭了心头刺鲁国,西进解赵国邯郸之困,国力也日渐强强盛。
可是最后为什么最后仍免不了被秦国所灭?
“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楚考烈王和黄歇这一对搭档,从去了秦国开始,就是黄歇比较有主见,慢慢就形成了以黄歇为主导的相处模式后来看起来是考烈王做了王,黄歇做了相。但其实二十多年间,黄歇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但是后来,黄歇私心作祟,从以齐楚战事吃紧为由索要封地到移花接木地将自己已经怀孕的女人送给楚考烈王。春申君也楚国的利益也被放在了他自己的利益后面的位置。其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如何巩固自己的即得利益来展开的,而非是楚国的长远,所以才造成了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又很快被秦灭了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