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5年,唐末发生了一次旨在推翻唐朝的农民起义,史称“黄巢起义”。唐朝国力自从“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后面的几个皇帝昏庸无能,盐商家庭出身的黄巢不满现状,在山东菏泽揭竿起义,三年后被群众推选为“黄王”。
公元880年,黄巢带领60万大军攻占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往成都,来不及逃走的官员只能打开城门投降,黄巢大摇大摆走进去在大明宫称帝。黄巢当上皇帝之后以为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的是,才过两年手下朱温就叛变了……
朱温877年响应黄巢的号召加入他的队伍,凭借一身武力给黄巢立下很多战功,在起义军中的位置越来越高,一路当上了同州防御使。882年,同州还在唐王朝手上,朱温奉命拿下同州 ,唐僖宗立即找来3万精兵应付朱温。
朱温人马不及唐军,再加上农民军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作战能力远远不如专业的唐军,朱温率领的大军很快就被唐军打得节节败退,朱温只好向黄巢发起支援。
黄巢做皇上已有两年,早就忘了当初起义是为了什么,日日沉迷于后宫,至于军队的事他就让太监去军队当监军,将他们看到的事说给自己听。太监作为黄巢和将领之间的传声筒,要说什么话全靠太监心情,有的将领想要太监在黄巢耳边说些好话还要巴结他们,朱温打心里看不起太监不愿意巴结太监还写信投诉他们,他的这些信要传到黄巢手上还要经过太监这一关,信里的内容对太监不利,太监自然不会上交给黄巢,黄巢也就没看到朱温写的投诉信。
朱温平时写的投诉信被太监拦下就算了,他发的请求支援令既然也被太监给拦下了,原来朱温跟左军使孟楷有仇,孟楷故意不想让黄巢去救朱温,就串通太监欺骗黄巢说朱温大捷,黄巢不知道朱温有难也就没有派兵救他。
朱温不知道长安的情况,只知道他们被唐军逼得弹尽粮绝,如果还没等到救援,就算唐军不杀他们,他们也会饿死在原地,朱温只好听从手下的建议,背叛黄巢转向唐僖宗。
朱温归顺唐军,唐僖宗大喜,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赐名“全忠”,并命他反攻黄巢。884年,朱温出兵镇压黄巢起义军,黄巢在狼虎谷兵败,拔剑自刎,黄巢起义也到此结束。朱温因为讨伐黄巢有功被唐朝重用,唐朝皇帝绝对想不到,一个叫“全忠”的人会再次背叛主子。
907年,朱温逼迫年仅13岁的唐哀宗禅位给他,他4月正式称帝,建立起“后梁”,289年历史的唐朝就此灭亡。朱温一个为人皇位不择手段的人,他教出的子孙后代也不会好到哪去,他的次子朱友珪为了夺得皇位半夜带兵闯入皇宫,将朱温身边的人全都赶走,只留风烛残年的朱温一个人在床上。
朱友珪面对亲生父亲毫不留情,命手下冯廷谔速决朱温,冯廷谔提起剑就刺向朱温,朱温吓得从床上爬起来,绕着柱子躲避冯廷谔的剑,当初朱温杀唐昭宗也是这样,将唐昭宗追赶得绕柱而跑,趁唐昭宗跑得慢,一剑杀死唐昭宗,风水轮流转,现在朱温自己也要绕柱而跑,尽管他拼命地跑,还是没躲过冯廷谔的剑,冯廷谔一剑刺向他的胸膛,剑直接从胸膛穿向后背。
朱温煞费苦心,但也只是做了5年皇帝就被亲儿子谋害而亡,他老朱家残暴的基因还在继续,朱友珪几年之后也被弟弟朱友贞等人杀死,后梁也就持续了短短16年便宣告灭亡。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进入混乱不堪的五代十国,涌现了很多朱温一样的荒淫无耻不忠不义的皇帝,这段历史足足持续了77年才被赵匡胤终结,中国继唐朝之后又迎来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朝代,老百姓终于从五代十国的噩梦中醒来,过上了一段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