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统一的宋朝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北宋的修辞,用的是“局部统一”这个词,因为北宋和之前的秦汉隋唐不同,和之后的元明清也不同,北宋没有完成大一统,只是完成了局部统一,因此,才会有局部统一的北宋。
而南宋则是在北宋丢了半壁江山基础下建立的王朝,连局部统一都不算。
为此,在将两宋称为宋朝的时候,历史学界也将同期的北方称之为辽朝和金朝,或者两宋时期和辽金时期。
那么,辽朝和金朝的版图,都包括哪些地区呢?
强盛的大辽帝国
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里,中国和瓷器是一个单词,而在俄语里,中国则和契丹是一个词,所谓的中国,在俄语里依旧是契丹国。
从这点来看,不难看出当时大辽帝国的强大和国际影响力。
而大辽的领土,是由这么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是辽河流域一带。这是契丹人的老家,早在唐代初年,契丹人就生活在这一带,并逐渐形成了势力,辽国的国号叫辽,也和辽河有一定的渊源,对于契丹人来说,辽河算是母亲河。
第二部分,则是渤海国故地。唐朝灭亡的同时,强盛起来的契丹人建立大辽帝国,并且一举灭亡已经衰落的渤海国,吞并了渤海国的地盘。渤海国的地盘包括今天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全境,以及外东北地区。
第三部分, 则是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和蒙古国全境,以及今天新疆天山以北的领土。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因此骑兵发达,契丹强盛以后,上述地区的游牧部族(包括后世蒙古人的先祖)也都臣服于契丹,成为辽国版图的一部分——事实上辽国对这部分土地也很重视,比如位于内蒙古的阴山,也被历代大辽皇帝重视。
第四部分, 则是燕云十六州。这是辽国财政最主要的来源所在地、大辽在财力上能够维持对渤海国故地、游牧部族的统治,一定程度上依靠这部分土地提供的财力支持。燕云十六州,其实指的是幽云十六州。五代时期,后唐军阀石敬瑭为了推翻后唐,自己当皇帝,于是勾结当时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推翻后唐,其许诺的好处就是把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州割让给契丹。
而契丹有了这十六个州,于是一跃成为了影响国际的大帝国——有农耕财政支持,又有强大的骑兵来源。
幽云十六州,几乎控制了长城全境,到北宋建立的时候,北宋和辽国的分界,大体在今天雄安新区一带——也就是说,过了今天的雄安新区(辽国的雄州),就进入了辽国境内,而从今天的雄安新区往南走,就会进入北宋的镇州。
幽云十六州的幽州,指的是今天北京,在历史上,辽朝皇帝曾经把幽州定为南京(辽国最南部的都城),而云州,指的是今天的山西大同。
今天河北、山西的北部,大体上属于辽国版图。
大金帝国的局限
辽朝末年,辽朝版图内的女真人建立大金帝国,并且经过十多年战争后,金朝推翻辽朝,随后不久,金朝又灭亡北宋。到了金朝金熙宗完颜亶时代,金朝和南宋才划定国界。
金朝的版图比起辽朝有得有失。
女真族是渔猎民族,因此,对于蒙古高原的游牧部族,并不具备较强的控制,因此历史上,虽然蒙古高原的部族要向金朝皇帝进贡,但这只是被视为朝贡关系,而非管辖关系。
金朝继承了渤海国故地、辽河流域,但是丢了蒙古高原地区。
不过,在南部边境上,金帝国和南宋朝廷以淮河为界,这就意味着,金朝版图包括以下地区:今天的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东北地区,还有外东北地区,以及长城以南的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以及安徽省和江苏省全境。
之所以宋朝一直被辽金压着,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是丢了历朝历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地燕云十六州,使得宋朝虽然经济富庶,但是在军事地理上的劣势让宋无力收回故土,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