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我们小时候读的成语故事里,“卧薪尝胆”通常是一个褒义词,越王勾践兵败如山倒,自己落得个把自己老婆小妾送给敌国的下场。
他到了吴国之后给夫差放羊,躺在草垫子上睡觉,每天早上起来尝一口挂着的苦胆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份耻辱,三年之后被放回国。
从此励精图治,等到吴王夫差率军离国的机会攻打吴国,虽然没有成功,但第二次攻打吴国时,吴国实力已经大跌,最后逼得夫差拔剑自杀。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越国一开始会失败?
据史记记载,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
意思就是,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每天没日没夜的操练士兵,准备报复越国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国还没有未发兵前去攻打吴国。
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本来是属于不道德的行为,争先打仗是事情中最恶劣的。偷着去做坏事,或者喜欢使用凶器,亲自参与这种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此时没有听谋士的话,他坚持说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他举兵进攻吴国。吴王听到消息了之后,迅速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能聚拢起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
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被包围了之后不久便陷入了绝境,勾践这个时候才感到后悔。越王对范蠡说:“因为没听你的,才落到这个地步,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现在,你对吴王要谦卑有礼派人给吴王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答应,你就亲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给吴国。”勾践也只能说好。
为什么勾践会失败,我觉得原因有三:
其一、吴军以逸待劳,士气正是最高昂的时候。
其二、勾践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而后期他就听了,这里也是涨了记性。
其三、骄兵必败。越军之前击败了吴国,正是骄纵的时候,没把吴国军队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