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秦对匈奴,明对蒙古,修长城!李世民对突厥:灭他!

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现在它的军事防御功能已经没有了,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长城最早修建是在西周时期,也是处于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目的,真正形成万里长城的规模是在秦始皇完成国家一统之后,他将北方的秦国、赵国、齐国的长城给连了起来,用于防卫北方凶悍的匈奴民族。秦始皇手下的大将将匈奴人打得一退再退,但秦军没有办法在长城以北长久驻军,只能是修建长城以守为攻。我认为秦始皇的防御战略重点还是在长城以南,而不是长城以北,毕竟东方六国刚刚归附,人心不稳,叛乱层出不穷。修建长城以守为攻,凭借长城天险抵御匈奴铁骑南下,对于秦始皇而言可谓是价比最高的一种维持统一的方式。

秦长城效果还是不错的,却匈奴七百余里,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五胡纷纷入华,北面的长城受到了极大破坏,隋朝以后,北方的突厥开始坐大,曾派10万大军将雄才大略的隋炀帝围困在了雁门关,耻辱至极。到了唐朝初年,突厥民族对大唐王朝的威胁越来越大,很多大臣建议唐太宗李世民修复加固城墙。李世民的回复可以说是霸气十足,出人意料。他说只有不修长城才能彻底消除北部边患,彻底打败突厥。

当时与李世民对阵的突厥首领是颉利可汗,他曾逼的李世民来了一个渭水之盟,这在雄主李世民看来是奇耻大辱。李世民发誓要一雪前耻,彻底消灭突厥对唐王朝的威胁。王朝立足未稳,现在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奴役数十万人去修复加固长城,结果只会使老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重蹈隋炀帝的覆辙。李世民认为,现在不能指望修建长城以守为攻,而是要以攻为守。李世民要做的是彻底将匈奴打倒在地,而不是防御。

他遵循了孟子的教导,国国不以山河为险!李世民一再强调,一个王朝的基础是人民,而不是长城,此时的颉利可汗暴虐无道,在内部恨不得民心,民沸人怨,他的末日就要到了。一年以后,李世民派战神李靖攻打东突厥,在定襄出奇制胜,后又突袭阴山,直接将颉利可汗俘虏,东突厥灭亡。大唐高宗时期,苏定方又将西突厥消灭,唐朝北面的突厥边患彻底结束。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