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华佗是一直用针灸手段帮曹操控制头痛的,但是之后借口妻子有病,华佗跑路了。曹操得知华佗跑路后,发现华佗妻子并没有病,在当时这种罪无异于欺君之罪,华佗招供之后,曹操就要杀了华佗。虽然有荀彧求情,但是曹操坚持杀了华佗。华佗临死前还想把自己的医术传给狱卒,没成想狱卒不肯接受,最后华佗只能把自己的医书烧毁。华佗医术没有流传下来这是中医的遗憾,但华佗的死因也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之一,为什么华佗被杀?《三国志》记载华佗医德不行,想要坐地起价结果被杀,那么华佗真的只是医德不行被杀吗?我们看看华佗的死因。
首先古代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低到可以用贱来形容的程度。尽管华佗是一个名医,但是在上层社会看来终究是一个鼠辈而已。不过曹操还是征召了华佗,因为曹操想要让华佗根治他的头痛,但是华佗说只能用针灸慢慢维持,想要根治有难度。《三国志》: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华佗虽然是个医生,但是常常感到自卑,想要换一个身份。而此时曹操就是送上门的肥羊,只要把曹操治好了,那么前途一片光明。曹操的病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说越来越需要华佗。毕竟华佗每次医治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了这一段时间就严重了。曹操为了方便自己就把华佗的人身自由剥夺了,让华佗长期待在府中只为曹操一人治病。
在这期间曹操一直没有说要封华佗为官,所以华佗也一直没有说能治愈曹操,反而借口说妻子有病,然后跑了。如果真是妻子有病,那就算了。问题是妻子没病,这就是典型的欺君之罪,虽然此时曹操不是君,但也是无冕之王。曹操知道这个消息后气炸了,你说你不能治,那么就短期控制着,但是现在你跑了,这算怎么回事?我们现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曹操那么内心想法会是什么样的?
都说你华佗是神医,你还治愈了曹操的心腹陈登,而且还预言陈登三年病发,最关键的是陈登还如期而死,那你神医这件事基本上就是石锤了。你说治就能治,你说死就死,那你不是神医是什么?然后曹操把华佗召过来,但是你华佗说没治只能减轻疼痛,那我就听你的,让你帮我减轻。先是让你在我左右帮我治疗,后来让你只为我一人治病。但是你没有把我治好,反而是越治越严重(不排除是因为曹操工作量越来越大)。此时周围有人说你医德不行,说你后悔当医生。巧的是你还想着请假回家,那我就让你回家。对此《三国志》记载华佗医德不行,不愿意治曹操,所以想着回家。《后汉书》说华佗内心性格古怪,不想当医生,而且内心不得意,所以想着回家。
曹操的痛越来越严重,所以就催华佗赶紧回来,但是华佗一直不肯回来。《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佗持能厌食事”,《后汉书·华佗传》记载“持能厌事”,反正意思就是仗着自己能治病但是就不给曹操治。而且曹操还查出华佗欺骗了他,这事情就严重了。这不是典型坑爹吗?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爱才人士,但是曹操这一次不听荀彧的直接把他杀了,并且说:“这样的鼠辈,天下难道就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这种人多了,不缺这一个。
很多人逮住《三国志》中的记载硬说华佗医德不行,然后养着曹操的病,慢慢的养病自重。但是你要知道曹操原本就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而且荀彧也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这一次曹操不听荀彧的劝阻直接杀了华佗,那就证明华佗一定在某件事上惹怒了曹操,也就是触碰了曹操的红线。史书记载: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官的举荐华佗为孝廉,太尉征辟华佗,但是华佗都不去。这两个无论哪个都是升官之路,但是华佗都拒绝了,所以说华佗医德不行这件事还有待考究。如果真要是找华佗触碰了哪条红线,那就是构成了造反的威胁。
首先三国时期医生是属于方士类型的,而三国时期方士又是一个特殊群体,这群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或者一些特殊手段聚众闹事。虽然有一些方士不是这种人,但是也有方士就是这种人。张角是如何起家的?曹操再熟悉不过了,原本一个医生然后打着道教的旗号收徒,最终起兵造反。曹操是如何起家的?曹操就是靠镇压张角起家的。张角的危害有多大就不用说了,曹操在经历过之后一定会注意方士问题。曹操对方士的主要手段就是两种,一种拉拢一种是刀子。
张鲁是张天师,也就是天师道的老大。曹操镇压黄巾起义之后就对张鲁展开了拉拢,先是和张鲁结为姻亲,然后不断的把天师道的人分化瓦解,一直到张鲁病死,曹操终于对天师道放心。随后曹操开始大肆拉拢方士,把曹魏地盘上的方士全部集中到邺城。
曹植在《辨道论》中说“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郗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本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挟奸宄以欺众,行妖隐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
意思就是担心方士聚众造反,担心会出现黄巾起义的翻版,所以曹操把那些方士集中在邺城,禁止他们妖言惑众,避免聚众闹事。这是听话的,听话的在邺城好好待着,然后曹操会给钱养着。但是不听话,那就死路一条,具体可以参考孔融的作死之路。在这种背景下,华佗有没有可能造反?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是有可能的,毕竟有例子张角在哪里摆着。华佗有造反的可能性,那么多疑的曹操会不会杀华佗?这种答案是显然易见的,不能用之就杀之,这就是曹操的用人方针。
很多人都说这只是猜测,而且只是可能,所以并不能因此定罪。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就够了,当你有造反的可能性且拥有这个能力,那就够了。有方士造反的背景,身为一个神医也有拉拢人的手段和名气,而且还有胆子敢欺君,只要华佗想,那就可以造反,只是规模大小而已。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曹操,你会任由这种情况发生吗?赌徒上桌之后永远也不知道底牌大小,得知大小的时候也是决定命运的时候。同理,曹操不知道华佗会不会造反,但是如果等华佗造反,那么一切就晚了。与其等待牌面揭开,那还不如在翻盘之前就解决掉华佗,这不就是稳赢吗?
也有人说这样不是太残酷了吗?是很残酷,但历史就是这样。张角造反前谁能想到医生会造反?亲手毁灭明王朝的人只是一个下岗驿卒,谁能想到这些?想不到,事情没发生前谁也不知道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一直教育我们观古鉴今?因为历史上有大量的典故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你觉得曹操因为多疑杀华佗有错,但李世民不也是因为一句流言就杀了李君羡吗?以上只是小编一家之言,有异议的也可以一起探讨。
在此小编还是建议各位读者多读史书,有一些事情看似杂乱无章看似毫无道理,但是背后蕴藏的内涵远远比事件本身还要重要。曹操为什么杀华佗?孙权为什么杀于吉?刘备为什么杀张裕?这就是三国时期各国对方士的镇压,为的就是避免第二个张角出现。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太深了,很多人觉得曹操杀华佗是毫无道理的,是因为曹操觉得华佗给曹操脑袋开瓢这件事不可靠。所以在此江郎还是推荐大家阅读一下《三国志》,去看看群英荟萃的年代那些诸侯权臣的斗智斗勇,去看看他们的权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