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史学家认为此人是中国伟大的皇帝,但却被我国抹黑一千多年!

导语: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而这个“炀”字正是唐太祖李渊给杨广取的谥号,意思就是“去礼远众”,具体意思呢就是不遵守古礼,不亲近众人。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在一个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一个皇帝,因为不遵守古礼、不亲近众人而被臣子堂而皇之的取而代之。何况,唐太祖李渊和隋炀帝杨广还是表兄弟呢。其实,隋炀帝对于后世还是有一定的正面影响的,但是因为史书对他的抹黑,让人们对隋炀帝一直有误解,今天我们就扒一扒隋炀帝是怎么被抹黑的呢。

此人是中国伟大的皇帝,但却被我国抹黑一千多年!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漫长的南北朝时期。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南北朝很美好,但其实,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整个南北朝自“八王之乱”开始,期间更是有黑暗的“五胡乱华”,直接导致了汉族人口锐减一半。

而隋炀帝不管是在即位前或者是即位后,都对周边的游牧民族,诸如突厥、契丹等等多次发动战事,很多人抹黑隋炀帝说他是穷兵黩武,其实并不是,这些举措不过是为汉民族争取生存空间罢了。隋朝的建立不但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分裂局面,而且为汉民族的生存做出了巨大贡献。

修建运河。上过高中的朋友都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的一条人工运河,很多人抹黑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所以才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劳民伤财第去修建运河。其实不然,在古代,水运是最方便也最节省人力的运输方式。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南方江浙一带较为富庶,而相应的北方较为苦寒。京杭大运河不但能够为南粮北运提供便利,更是能够有效地治理水患和灌溉土地,更是为如今的南水北调提供了便利。因此,开凿京杭大运河,是利大于弊的。

科举制度。大家都知道,在隋朝之前想要做官是很难的,基本只有两个途径,一是你本身就出自门阀,二是举孝廉,并且基本上以第一种方式为主,举孝廉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罢了。

可是隋炀帝看到了门阀制度的弊端,不管是军队还是朝廷的官职,都被这些门阀紧紧地掌控在手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做官的可能。恰恰是隋炀帝改变了这一现象,给了普通读书人机会,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做官。

可是也正是这一举措,触动了门阀们的利益,这其中,太原李家就是其中的一大门阀。大概这就是“去礼远众”的“远众”吧。而更加讽刺的是,隋朝之后的唐朝,也继承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也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为历朝历代选拔了一批有一批优秀人才。

第四呢,就是隋炀帝本人的个人修养。抹黑一个人,通常会说他无道、好色等等。可是作为一个皇帝,好色的评价也太鸡蛋里面挑骨头了,也不知道唐太祖是怎么想出来这样的词语来抹黑自己的这位表弟的。不过,要论好色程度,唐朝的皇帝们可一点不比隋炀帝差,李旦、李隆基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在人品上,与发动玄武门政变的唐太宗李世民相比,隋炀帝只怕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了。杀太子杨勇,夺帝位,也只能说生在帝王家,不得已罢了。

总结: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一点没有错,隋炀帝结束了南北朝的乱政,修建大运河造福后代,实行科举以选拔人才更是为天下读书人开辟了做官的道路,但却被后世抹黑了这么久,我们不得不从史书的蛛丝马迹中去审视历史,重新评价隋炀帝。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