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刘备为何只说自己是靖王刘胜后代,却不提刘邦?

就连正史《三国志》也明确写道:“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想来他向人作自我介绍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其实刘备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为了表明他是皇室血统。因为有这个皇室血统,让他在三国乱世后,具有很高的号召力。既然想表明皇室血统,那么,说自己是刘邦之后,或者不说是刘邦之后,而说是刘恒之后、刘启之后,不都显得更有号召力吗?毕竟这几个人是皇帝。是皇帝,更能显示出皇家血统的身份。为何刘备偏偏“避重就轻”,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呢?

我们都知道,古代人们要想做什么事情的话,基本上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要打出一个名号。就如三国时期的袁绍,为了招兵买马,打的可是祖上世代为大汉效力,“四世三公”的招牌,这样一来就容易有人来追随。曹呢则是挟天子,以匡扶汉室剿杀逆贼为口号。这样一来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人中,还真的要数出身贫寒的刘备,打着的旗号比较大,而且也更加的有说服力,但其实刘胜虽然是刘邦的后裔,但知名度不高,很少有人知道他,而刘邦却很出名,为何他只字不提刘邦呢?果然好心机!

第一个原因,与刘备当下的地位更配。刘备虽然是皇室之后,那时候却已经沦落为一个,整日靠编草鞋,卖草鞋为生的平民。这个平民的地位,与刘邦、刘恒、刘启这些皇帝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如果刘邦不说“中山靖王之后”,而说是这几个皇帝之后,那就显得有些攀龙附凤。如果刘备给人一种攀龙附凤的感觉,一定会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号召力就会明显减弱了,但如果他说是刘胜后人的话,说服力也是比较强的。

第二个原因,让刘备的身份更加可信。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之子,也就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弟弟。《史记》中记载,刘胜此人喜好酒色,有子一百余人,这不用说在诸侯王中,就是在皇帝的行列里也不多见。所以刘胜的后代可是非常非常庞大的一个体系了,据说刘胜到刘备的世系如下: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

这样一看的话,刘备的身份还是比较名正言顺的,更何况我们知道,刘备的正统身份,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而刘胜子孙众多,分散各地,再加上王莽之乱,刘氏宗谱残缺,实际上从刘贞以后,涿县刘氏的情况,正史没有记载,刘氏族谱则大都有对这一段空白的补充,所以刘备即便不是刘胜的真实后代,也没有人能够考证清楚,所以不论真假,也都是真的了,这样一来既能彰显自己的皇室身份,而且就算有人来质疑他的身份,也无从考查。

第三个原因,地理位置比较合理。刘备认靖王刘胜而不认开国皇帝刘邦,是因为要考虑到地理优势。历史记载,刘备出生在涿郡的涿县,隶属于中山国,并且世代都居住在这里没有搬迁过。而靖王刘胜有个儿子叫刘贞,当时中山国的涿郡正是他的封地,并且世居此地,繁衍生息,所以他后裔众多。因此刘备和其家族自称为刘胜的后代,自然说得过去的。

而且比较巧合的是,刘备家族在涿县的宗亲们也都是世居在中山国境内居民,他们也都对外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所以受到影响,人们也自然而然的认可了这种说法,也就没有人还会去刨根问底的把十八代祖宗的家谱都拿出来翻翻。几百年过去了,这种说法也就被固定下来。到了刘备这里,他也自称自己为刘胜的后代,也在情理之中,谁也不会怀疑。

第四个原因,跟当时的制度有关。其实刘备并不是不想直接用刘邦的称号,只是汉朝明文规定,皇室的后代亮明自己的身份的时候,要以分封的祖先为祖先。大家都知道刘邦的后宫佳丽三千,后代更是多到数不过来,而且刘胜只是刘邦儿子中不起眼的一个王爷,最重要的是刘备就是从刘胜这个家族中衍生出来的后代,所以号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是真实的情况,同时也是符合当时的礼仪的。如果是不顾真假乱打称号,不仅对自己没有帮助也有可能会害了自己。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已经有一个汉献帝了,刘备如果打着刘邦的名义的话,难道是要当皇帝吗?一个国家又怎么能容得下两个皇帝呢?这样一来不就像谋反一样了?这还得了,相信刘备也是懂得这个道理,不敢成为众矢之的。不敢暗示天下人他也要当皇帝。如果他要是拿着刘邦当祖先,那他完了。所有的诸侯都要来干掉他,毕竟他可是一个有反心的人啊,那刘备还谈什么三分天下啊,早就失败了。

还有就是,刘备打着中山靖王后代的名号,更容易让皇室对他产生信任,也会感到放心,因为他这样做既可以显示自己是汉室的皇亲,对于广大百姓自己以后怎么做就很名正言顺了,对于皇室来说,这样显示出了自己愿意做臣子的态度。这不管针对任何人,都是对刘备有利的,所以刘备不仅不傻还很聪明,看来即便是要师出有名,也要找一个比较合理的由头!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