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隋朝起义四起之时,远在江都的杨广萌生出了南迁丹阳,将隋朝打造成第二个东晋的想法。
但隋朝的情况与东晋不同,东晋是异族入侵,属于汉民族的人自然不愿意被异族管理,所以是能南下的全部南下。而隋朝此时是因统治者而爆发起义,且江都的近卫士兵们多数都是关中人,不愿意再向南逃往丹阳。他们本来就想家。关中打得越乱,消息越坏,这些离家千里的小伙子就越想家,盼望着早日回家看看家人安危。现在看到杨广决心迁都丹阳, 近卫官兵们的心—下子就散了。将军签贤竟然率领所部兵马私自出逃,要回到关中去,被杨广急忙调兵追杀了。但暴力镇压制止不了官兵们开小差,逃跑的官兵越来越多,最后连杨广的近身侍卫也有人开小差跑了。
杨广很担心,问裴矩怎么办。裴矩回答说∶"圣驾驻留江都已经两年了。近卫官兵多数是在关中招募的骁勇,背井离乡。 人没有家庭的温暖。心就不能久安。臣建议让士兵们在本地娶妻,这样他们就不会想回家了。"
杨广大喜∶"裴矩一向多谋,现在又出了一条奇计。"
隋朝的军制规定官兵不能随军携带家眷,更不能在外服役期间结婚生子。如今是特殊时期,一切都可以改变,杨广命令裴矩负责,大张旗鼓地为近卫官兵们娶妻。裴矩就把江都境内的寡妇和没有出嫁的女子,全都聚拢起来,再叫来江都的将帅、士卒,听凭官兵们随意拉人强逼结婚。这简直是江都周边地区妇女的末日。而生理得到满足的近卫官兵们很高兴,争相说起裴矩的好来∶"裴公真是个好人。"
生理问题解决了,但并不意味着心理问题也随之消失了。娶了老婆的官兵们还是想家。
虎贲郎将司马德勘是杨广的宠将,在江都混得不错,可还是想逃回关中。他拉虎贲郎将元礼和杨广多年的近身侍卫、直阁裴虔通两人一起密谋西归。三人又辗转拉上了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勋侍杨十览等人司谋,商量怎么才能既避免杨厂的追杀, 又突破各地造反武装的拦截,安全地逃回家去。司马德裁一开始还偷偷摸摸地聚会,后来人越来越多也没有人过问,就堂而皇之地公开议论叛逃的事情了。
有一个宫女听到司马德裁一伙人的商议后,赶去报告萧皇后∶"外间有人谋反。"萧皇后说∶"你直接报告皇上去。"宫女就跑去报告杨广。杨广闻言大怒∶"你一个宫女,知道什么国事,到处妖言惑众!"
结果这个可怜的宫女被活活打死了。自此以后,宫中再也没人敢说外面的消息了———-尽管太监宫女们都知道司马德裁等人的活动进展情况。
司马德裁一伙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在大业十四年(618 年)三月十五日结伴西归。赵行枢和宇文智及的交情很深,杨十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两个人就找他密谋,把司马德斟的决定全盘托出。
宇文智及想了想,说∶"杨广虽然无道,威力尚在,你们擅自逃走,恐怕也会落得窦贤那样的下场。"
赵行枢二人忙问∶"那如何是好?"
宇文智及神秘地说∶"隋亡已成定局,方今英雄并起。我看同心西归者已达数万人之多,如果因此起事,此乃帝王之业也。"说完,他做了一个拔刀的手势。
赵行枢和杨士览面面相觑,傻了。
成帮结队开小差,他们敢,也计划好了,但要说杀了杨广,推翻隋朝,自己拉武装干,他们还真没这个胆。
愣了半天,赵行枢才说∶"欲行大事,必有一主帅。我等几个,人微言轻,难当重任。看来只有宇文公兄弟,才能担此重任。"他把皮球踢给了宇文智及∶造反也行,你挑头,当首犯,我们跟着干,当从犯。
宇文智及暗暗高兴,表情却大惊失色,说∶"这等重任,我还没有想过。我先前只是想和你们图谋救命罢了。"
赵行枢就劝他答应,劝了半天。宇文智及说要找兄长宇文化及商量一下。
赵元枢赶忙跑出来,把宇文智及的意思告诉司马德裁等人。大家觉得这个方法不错,直接干掉杨广,大摇大摆,大张旗鼓地率领大部队回关中去,安全系数高,而且也威风。
司马德裁一伙人约上宇文智及,一起到宇文化及的住处。,要推他为首发动政变。宇文化及早有谋反之心,当即答应了。
于是,一个以宇文化及、司马德裁、裴虔通、宇文智及、赵行枢为核心,鹰扬郎将孟景,内史舍人元敏,符玺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弟李孝质,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人组成的阴谋团体组成了。
看看团体名单,几乎囊括了杨广身边各个部门、不同级别的大臣,可见杨广众叛亲离到了何种程度。
接着,司马德裁等人到处散布谣言,说杨广知道关中和其他北方将士们有心叛逃,准备了毒酒计划借犒军的机会毒死大家,只留南方籍的将士。近卫将士们本来就人心惶惶,很自然地相信了谣言,恐惧起来。
恐惧情绪相互传染,使全军都有了谋反自救的念头。
大业十四年(义宁二年,618年)三月初十深夜,司马德裁、宇文智及等人率兵在江都东城放起火来,宣告起事。
杨广在宫中第一时间看到了火光,隐约听到宫外人声喧嚣,就叫贴身侍卫询问情况。裴虔通这天值班,谎称是城内草坊失火,军民正在救火。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裴虔通就是侍卫,对他很信任。听 了裴虔通的谎话后,杨广不在意火光,睡觉去了。
司马德裁集团逐渐控制了江都城,在五更时分杀入皇宫。皇宫守卫—触即溃,乱车直奔杨厂广寝宫而去。杨厂广知道情况有变,换上普通服装逃到西阁躲藏起来。司马德裁没抓到杨广,拉过一个美人逼问。
美人告发了杨广的去处。校尉令狐行达持刀直入西阁,杨广知道被发现了,隔着窗子喝问∶"你敢弑君?"
今狐行达被吓住了,说;"臣不敢。将士思归,臣等想奉迎陛下西归京师。"
杨广解释说;"朕也—直想回关中, 先前因为粮食未到。没能成行。
现在,朕就和你们一起还于京都。"杨广以退为进,主动亮相。乱军反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乱中,有人牵来一匹马,请杨广上马去见百官。这个时候了,杨广看到马鞍弊旧,还要求造反的士兵找来一个新马鞍换上。之后他才上马,由士兵挟刃牵着缰绳,被押到众将面前。
字文化及远远看到手下牵着骑着高头大马的杨广过来。 忙挥挥手喊道∶"你们把这个人拉出来有什么用,杀掉算了。"宇文化及不愧是宇文述的儿子,政治经验丰富,狠毒,敢干。政变胜利了,要推翻的杨广安然无恙地被拉了出来,如何处置? 这是费心费力的麻烦事,还不如直接杀掉算了,简单明快,大家也方便。
一干人等又把杨广押回寝宫。裴虔通等人执刀站在一旁,商量怎么"做"掉杨广。
杨广问∶"我有什么罪,你们如此对我?"
造反的军官马文举说;"杨广,你抛弃社稷,四处巡游,不停地骚扰百姓。登基以来,征战无数,骄奢淫逸,多少百姓死于沟壑之中? 如今民不聊生,盗贼蜂起,生灵涂炭,这都是你的罪过。你不知悔改,继续宠信小人,文过饰非,竟然还敢说自己没罪!"
这顿臭骂让杨广半天无话可说,过了一会杨广又说∶"我的确有罪,愧对天下百姓。但我并没有亏待你们这些人。你们生活安逸富贵, 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今天之事,何人为首?"
司马德裁应声说∶"陛下多行不义,天怒人怨,想杀你的,何止一人?臣等平日的确受你宠幸,现在这么做确实有负陛下。当今天下大乱,两京失陷,我等欲归无路,求生无门。只好借陛下的脑袋以谢天下,谋得一条生路。"
杨广再次无话可说,突然看到封德彝也站在造反队伍中,苦笑着问∶"爱卿是读书人,怎么也掺和这种事?"
封德彝羞愧得满脸通红,漠然退出。
杨广平日最宠爱幼子赵王杨杲。杨杲当时年仅十三岁,现在也被押到杨广身旁。小孩子没见过真刀真枪和等待审判的景象,吓得号啕大哭。裴虔通心里正烦,随手抽刀将杨杲杀死。小儿子的鲜血溅了杨广一身。杨广泣不成声。
一行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用刀杀死杨广。
杨广却不同意∶"你们这群无知小人,诸侯之血入地,田地要大旱三年;天子之首落地,你们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不能死于锋刃。你们速速去取毒酒来!"
杨广这是想留个全尸。杨广此前隐隐感觉到自己有人头落地的危险,准备了一个盛有毒药的小瓶。他把小瓶交给身边姬妾,要求一旦宫中失事, 自己帝位不保,要求姬妾们服毒先死,自己随后服毒。但江都兵乱事起仓猝,左右姬妾已经逃散,乱军一时找不到毒药。
令狐行达急了,上前就要对杨广动粗。杨广摆摆手,无奈自己解下白练巾,递给令狐行达。令狐行达招呼军官于弘达上前,一起将丝巾缠到杨广的脖子上,各自用力一绞。
杨广顿时气绝身亡,虚岁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