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而后又当了四年的太上皇,在89岁时崩逝。
乾隆皇帝有位妃子比他还长寿,13岁时便入王府,成为乾隆的格格,一直在乾隆崩逝12年后,这位后妃去世,享年92岁。
这位后妃,在嘉庆年间才封为贵妃,在乾隆当上太上皇后才封妃,在嫔位上待了46年。
相比后宫那些红极一时的后妃,比如富察皇后、高贵妃、嘉贵妃、令贵妃、那拉皇后、纯贵妃,她无子无宠,却比这些后妃幸运得多。
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中都能找到她的身影,乾隆的婉嫔,后宫里最默默无闻的存在。
史书上对她的家世只有一句介绍,便是“陈延璋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乾隆的后妃中跟她家世相仿的只有封号为“庆”的陆氏,家世介绍也只有一句“陆士隆之女,苏州人”。
陈氏和陆氏的家世非常相像,都是没入旗的汉人。而且两人早期的经历也非常像,并不受宠,位分也低,但是自陆氏封“庆嫔”之后,恩宠便多了起来,后来还抚养了令贵妃的儿子,皇十五子永琰,此后变成了后宫令贵妃之下的第二人。
再看陈氏,自封“婉嫔”之后,在嫔位上一待就是46年,直到乾隆都退位当太上皇了才再进一步晋封为妃。
在后宫中,陈氏作为潜邸旧人,资历深厚。但是她不但比不上起点相同的潜邸旧人,连新人也比不上。没有恩宠,没有子嗣,没有像其他汉人嫔妃那样入旗,连养子养女都没有。
乾隆还是王爷时,嫡福晋是富察氏,侧福晋是那拉氏和高氏,至于后来我们通过《如懿传》熟知的愉妃珂里叶特氏、嘉贵妃金氏、纯妃苏氏都是格格,跟陈氏当时的地位是一样的。
雍正十三年,乾隆继承大统,第一次封后宫。富察氏封皇后、高氏封为贵妃,那拉氏为娴妃,格格苏氏封为纯嫔,金氏封为金贵人,珂里叶特氏封为海常在,陈氏封为陈常在。
乾隆二年,纯嫔、金贵人、海常在、陈常在各晋一位,是为纯妃、嘉嫔、海贵人、陈贵人。
从这里可知,珂里叶特氏一开始跟陈氏的地位是一样的,而且同样不受宠。
但是珂里叶特氏在乾隆六年生了皇五子永琪,同年便封为愉嫔。乾隆十年,又晋封为愉妃。
在乾隆的后宫,妃嫔封位分高低由这三个决定:第一,家世;第二,子嗣;第三,恩宠。
珂里叶特氏便是因为子嗣晋封,纯贵妃和嘉嫔子嗣多,而且恩宠也多,在乾隆心中地位也很高,生前就被封为贵妃,令妃从一个宫女一步步成为皇贵妃,也是因为子嗣和恩宠。
但是陈氏一无家世,二无子嗣,三无恩宠。
我们来看看陈氏在后宫有多没存在感?
乾隆六年,珂里叶特氏因为生了皇五子晋封为愉嫔。正好赶上太后大庆,乾隆初年进宫的柏氏,是江南进贡的美人,也从贵人晋封怡嫔。同年叶赫那拉氏进宫,封为贵人,二月便晋封为舒嫔,巧的是,这一年舒嫔只有13岁,和陈氏入潜邸侍奉的年纪是一样的。
这一年算是乾隆大封后宫了,但是陈氏并未得到晋封。
乾隆十年,令妃魏氏出现了,她本是一个小宫女,这一年先被封为贵人,同年便晋封为令嫔。这一年,珂里叶特氏也封为愉妃。这次晋封依旧没有陈氏的事。
直到乾隆十三年,乾隆又一次大封后宫,舒嫔封为舒妃,令嫔封为令妃,金氏晋封为嘉贵妃,后来的庆贵妃,在这一年还只是陆贵人。在这一年,陈氏终于封为婉嫔,婉这个封号是乾隆亲自选定的,当时内务府拟定了三个封号,分别是婉、巽、颖,“婉”在满语中意思是“柔顺的,听话的”,这个封号可谓是婉嫔这一生的高度概括。
此后,同为潜邸旧人的富察皇后、那拉皇后、纯贵妃、嘉贵妃等得宠、生子、又去世,新人入宫,一路晋封,后宫逐渐以令妃权势最大,陈氏封嫔那年,封为贵人的陆氏也逐渐晋封为妃,只有陈氏一直在婉嫔的位分上,每年生辰能得到乾隆皇帝二百两银子的赏赐。
在后宫,妃位意味着要么有子要么有宠,权势地位已经很高了,只低一级的嫔位要么是资历深厚,要么是有点宠爱。而且嫔位跟下边的贵人、常在最大的不同是,嫔位已经是一宫主位,掌一宫事,有正式的编制。可以说,这个位分只要不惹事不犯错,也不会被随意欺负。
所以,即便陈氏多年里只是一个嫔位,但是她不争不抢,也没有生育子嗣损耗身体,反而活的时间更长。她熬死了一个又一个宠妃,在后宫里始终不温不火地过日子。
在后宫嫔妃眼里,她就是一个没什么用的可怜女人,连利用价值都没有。这也让她躲过了嫔妃们的明争暗斗,让她能清清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
直到乾隆五十九年,乾隆最后一次大封后宫,已经80岁高龄的陈氏,才从婉嫔这个位分上,晋封为婉妃,此时潜邸旧人,只剩下陈氏一个了。
另外,嘉庆三年,乾隆皇帝还将巴林氏颖妃晋封为贵妃,陈氏意料之中的又没被乾隆放在眼里,没有晋封。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崩逝,嘉庆六年,嘉庆帝尊封陈氏为婉贵太妃,直到嘉庆十二年,陈氏才薨逝,享年92岁,终生无子无女,是乾隆的后妃中最长寿的一位。
如果说乾隆在世时,陈氏的生活虽然平静但毕竟因为位分低又没有宠爱,过得压抑。那么在嘉庆皇帝登基后,陈氏就是实实在在的享福了,而且92岁高寿,在古代本就是福气。
所以,会争不如长寿,陈氏这一生虽然无子无宠,但却是乾隆的后妃中最有福气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