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春秋传奇:楚庄王纳谏复陈,绝缨会壮士报恩

春秋传奇:楚庄王纳谏复陈,绝缨会壮士报恩

时有楚国大夫申叔时,出使齐国还未归楚。斯时,齐惠公薨,世子无野即位,是为齐顷公。齐、楚一向交好,故楚庄王遣申叔时,往行吊旧贺新之礼。这一差使,还在未伐陈以前。当楚庄王归楚三日之后,申叔方才回转,复命而退,并无庆贺之言。庄王使内侍传语责之曰:“夏征舒无道,弑其君,寡人讨其罪而戮之,版图收于国中,义声闻于天下。诸侯县公无不称贺,汝独无一言,岂以寡人讨陈之举为非耶?”

申叔时随使者求见楚庄王,请面毕其辞,楚庄王许之。申叔时曰:“王闻‘蹊田夺牛’之说乎?”

楚庄王曰:“未闻也。”

申叔时道:“今有人牵牛取捷径行他人之田,践其禾稼,田主怒夺其牛。此狱若在王前,当何断之?”

楚庄王曰:“牵牛践田,所伤未多也。夺其牛,太甚矣!寡人若断此狱,薄责牵牛者,而还其牛。子以为当否?”

申叔时曰:“大王为何能明断此狱,而不能断陈之事?夏征舒有罪,止于弑君,未至亡国也;大王讨其罪足矣。又取其国,此与蹊田夺牛何异?又何贺乎?”

楚庄王顿足曰:“善哉此言!寡人未之闻也!”

申叔时道:“大王既以臣言为善,何不效返牛之事?”

楚庄王立召陈大夫辕颇,问:“陈君何在?”

辕颇答道:“昔日往晋国,今不知何在。”言讫,不觉泪下。

楚庄王惨然曰:“吾当复封汝国,汝可迎陈君而立之。世世附楚勿依违南北,有负寡人之德。”又召见孔宁、仪行父吩咐曰:“放汝归国,共辅陈君!”

辕颇明知孔、仪二人是个祸根,不敢在楚庄王面前说明,只是含糊,一同拜谢而行。将出楚境,正遇陈侯午自晋而归,闻其国已灭亦欲入楚,面见楚庄王。辕颇乃述楚庄王之美意,君臣并驾至陈。守将公子婴齐,已接得楚庄王之命,召还本国,遂将版图交割还陈,自归楚国去了。此乃楚庄王第一件好处。

孔宁归国,未及一月,白日见夏征舒来索命,因得狂疾,自赴池中而死。死之后,仪行父梦见陈灵公、孔宁与夏征舒三人,来拘他到帝廷对狱,梦中大惊,自此亦得暴疾卒。此乃淫人之报也!

公子婴齐既返楚国,入见庄王,犹自称陈公婴齐。庄王曰:“寡人已复陈国矣,当别图所以偿卿也。”

公子婴齐遂请申吕之田,楚庄王将许之。屈巫奏道:“此北方之赋,国家所恃以抵御晋国入寇的,不可以充赏。”楚庄王乃止。

至申叔时告老时,楚庄王封屈巫为申公,屈巫并不推辞。公子婴齐由是与屈巫有隙。

周定王十年即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因陈国虽南附,但郑国仍从晋国,未肯服楚,于是,与诸大夫计议。

令尹孙叔敖道:“我国伐郑,晋救必之,非大军不可。”

楚庄王曰:“寡人意正如此。”

于是悉起三军两广之众,浩浩荡荡,杀奔荥阳而来,令尹襄老为前部。临发时,健将唐狡请道:“郑小国,不足烦大军,狡愿自率部下百人,前行一日,为三军开路。”

襄老壮其志,许之。唐狡所至力战,当者辄败,兵不留行,每夕扫除营地,以待大军。楚庄王率诸将直抵郑郊,未曾有一兵之阻,一日之稽。楚庄王怪其神速,谓襄老曰:“不意卿老而益壮,勇于前进如此!”

襄老回答:“非臣之力,乃副将唐狡力战所致也。”

庄王即召唐狡,欲厚赏之。唐狡对言:“臣受君王之赐已厚,今日聊以报效,敢复叨赏乎?”

楚庄王讶曰:“寡人未尝识卿,何处受寡人之赐?”

唐狡回答:“绝缨会上,牵美人之袂者,即臣也。蒙君王不杀之恩,故舍命相报。”

楚庄王叹息曰:“嗟乎!假使寡人当时明烛治罪,安得此人之死力哉?”

命军正纪其首功,待平郑之后,将重用之。唐狡对人道:“吾得死罪于君,君隐而不诛,是以报之。然既已明言,不敢以罪人徼后日之赏。”

即夜遁去,不知所往。楚庄王闻之,叹曰:“真烈士矣!”

大军功破郊关,直抵城下。庄王传令,四面筑长围功之,凡十七日,昼夜不息。郑襄公恃晋之救,不即行降,军士死伤者甚众。城东北角崩陷数十丈,楚兵将登城,庄王闻城内哭声震地,心中不忍,麾军退十里。公子婴齐进言:“城陷正可乘势,何以退师?”

楚庄王曰:“郑知吾威,未知吾德,姑退以示德。视其从违,以为进退可也。”

郑襄公闻楚师退,疑晋救已至,乃驱百姓修筑城垣,男女皆上城巡守。

庄王知郑无乞降之意,复进兵围之。郑坚守三月,力不能支。楚将乐伯率众自皇门先登,劈开城门。楚庄王下令,不许虏掠,三军肃然。行至逵路,郑襄公肉袒牵羊,以迎楚师,辞曰:“孤不德,不能服事大国,使君王怀怒,以降师于敝邑,孤知罪矣!存亡死生,一惟君王命。若惠顾先人之好,不遽剪灭,延其宗祀,使得比于附庸,君王之惠也!”

公子婴齐进言:“郑力穷而降,赦之复叛,不如灭之。”

楚庄王曰:“申叔时若在,又将以蹊田夺牛讥诮了!”

即麾军退三十里。郑襄公亲至楚军,谢罪请盟,留其弟公子去疾为质。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