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两位传奇武将,有他们存在,大秦对赵国却始终没有办法,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赵奢与赵王是同宗亲戚,也就是有一些皇族的血液,而且在战国时也是著名的八位将军之一,不过早年不被人所熟知,所以对他的经历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在他与别人聊天时知道,在自己小时候曾经跑到燕国,后来又跑到了赵,至于为什么跑,没有人知道原因。
在赵奢的身上用一战惊天下比喻再恰当不过,当时秦韩大战,多日激战后韩军大败,无奈之下只能请求赵国救援,很多人都不建议前去增援,理由就是距离太遥远,而且道路又非常难走。但是赵奢却认为应该去救,他觉得条件对双方都是平等的,这时候就要看谁更勇猛,赵王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命他前去增援。到了前线后,他命令全军摆出一副颓废的态势,并且自己也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目的就是为了让敌军松懈。开始的时候秦军没有重视,但是过了二十多天之后看到赵军军纪涣散,慢慢就齐了轻敌之心。而此时赵奢派遣精兵在高山上布防,在一天夜里全军突然进攻,将秦军杀的溃败而逃。
赵奢作战非常勇猛,而且善于打硬仗,不够他在历史上只留下这一场最值得回味的战役,但是这就足以载入史册,因为此战赵国的两大名将都不敢出战,但是他却坚决要求出战,而且打赢了。除此之外,在军中他与普通士兵的感情非常深厚,所以每次作战时,手下的军士都非常勇猛。
李牧又是赵国的一位名将,后期完全靠他支撑赵国军事力量,甚至有人称,李牧如果不死,那么消灭赵国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他平时从不以将军而高人一等,相反对士兵非常体恤,这也让他在军士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在军事指挥方面,他以步兵击败骑兵的战例可以说给后人开了一个好头,后期很多国家都以他的战例做教学。
赵国的边疆附近一直有匈奴出没,他们经常袭扰百姓生活,赵王派李牧驻守此处。他到任后制定了一系列条令,比如:当发现敌军来犯就要立刻进入堡垒之中固守,坚决不可擅自迎敌。别说,这招还真有用,匈奴人虽然勇猛,但是对面却没有主动进攻,这样他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每次只能失望撤退。几年后赵的名将纷纷去世,秦国趁机大举进攻,马上要打到邯郸城下,此时他带领全国最后的十万士兵奔赴前线,要与对方大战一场。不过他并没有硬拼,而是坐等敌人来攻,几天后见对方守备松懈,他带领士兵突然进攻,大破秦军,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没说的,后期赵国能够与秦国一较高下,完全是李牧一人之力。秦国自认为后国力已经非常强盛,但是对赵国却始终没有办法,原因就是李牧的存在,而在他去世几年后,赵就被秦所灭,这也显示出此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