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不是朱允炆削藩过于惨烈,朱棣不太可能会造反,毕竟朱允炆的皇位来源于朱元璋。
太子朱标在世期间,对每位兄弟都很不满,这让作为弟弟朱棣很是感激,因而朱棣夺取皇位后并没有对大哥几个儿子下狠手,而是采取较为缓和的方式让他们活下去。
朱允炆继承皇位后,深感藩王力量过于强大,因而听信大臣们建议削藩,收归权利到中央,说干就干,朱允炆立即对自己叔叔们下狠手,几个月不到的时间,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相继失去王位。因其毫不留情削藩的方式,让藩王和朝廷的矛盾越发激烈,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仅是时间问题。
最终,朱棣忍无可忍发动靖难之役,将前来围剿自己的南军打败,顺利抵达南京城下,建文帝见大势已去,放了一场火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建文帝消失后,国家不能没有皇帝,朱棣只能勉为其难成为大明新一任皇帝。
朱棣当上皇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国家迅速得到发展,最终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一切已经往最好的方向发展,可朱棣高兴不起来,毕竟朱允炆究竟是死是活自己到现在也不知道,这让其烦闷异常,毕竟自己是靠武力方式夺取侄子的皇位,所以他必须知道朱允炆是死是活,这样子才能让自己安心。
于是,朱棣派出了胡濙、郑和去找朱允炆,希望能得知他的消息,但找来找去一直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这让朱棣渐渐放弃了这件事情。
我们知道建文帝朱允炆总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朱文奎和自己父亲一起失踪,二儿子朱文奎当时只有两岁,朱棣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来了个终身监禁,这家伙一直在凤阳生活了五十五年,一直到明英宗时期才获得释放,这时候的朱文圭根本没办法适应外界生活,一段时间后便走了悲苦的一生。
朱标一生有五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这几人中老大朱雄英早逝,老二朱允炆靖难之役消失不见,成了一段历史悬案。
老三朱允熥,建文帝时期被册封为了吴王,朱棣政变成功后,将其改为广泽王,接着剥夺了一切特权成为庶人,禁锢在安徽凤阳,永乐十五年(1417年)时走完自己人生道路,享年三十九岁,谥号“悼”或“哀。
老四朱允熞,建文帝时期被册封为衡王,朱棣上台后被改封为怀恩网,不久后被贬为庶人,被关在中都凤阳,永乐十二年(1414年)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享年二十九岁,谥号愍、悼。
老五朱允熙,建文帝上台后被册封为徐王,靖难之役后被朱棣降为敷惠王,跟自己母亲吕氏一起去看守父亲朱标的墓,十年后他所居住府邸发生了一场火,年仅十六岁的朱允熙走完了自己人生道理,谥号“哀简”。
朱标的妻子和女儿被朱棣如何对待
朱标有两位妻子,一个是常遇春女儿常氏,还有个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常氏于1378年病逝。
建文帝生母吕氏在其登基后被供奉为皇太后,和建文帝生活在一起,靖难之役后,吕氏便跟自己小儿子朱允熙一起居住,几年后朱允熙因为一场大火走完自己人生道路,吕太后有可能也死于这场大火。
朱标大女儿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嫁给开国元勋耿炳文的儿子耿璿,后来,朱棣夺取天下后她从公主变成郡主,后忧虑而逝。
朱标二女儿宜伦郡主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下嫁于礼。、三女儿没有任何消息,四女儿没有出嫁,于永乐十年(1412年)去世,终生未嫁,朱棣将其追封为南平郡主。
说句实话,朱标的后代总体还算可以,并没有遭遇到朱棣屠戮,但是我觉得每个人还是存在一定疑问,毕竟实在有些蹊跷,不过我们也能理解朱棣,毕竟皇室斗争不是你死就是亡,他之所以没对他们下死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还记得大哥对兄弟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