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如果关羽逃回成都,以关羽性格,必将蜀汉派兵攻打东吴,夺取荆州。东吴必将求助曹魏,形成联盟,蜀军也不能攻打甚急,害怕以一敌二,而东吴也害怕打败蜀汉,失去三足鼎立局面,必将送还荆州,又恢复战前状况。

1、关羽全身而退,保全性命,回到成都。作为三国一世英雄,大意失荆州,肯定心有不甘,必不服气,必将整顿兵马,兵发东吴,夺回荆州,保全颜面。

关羽退回成都,主心骨犹在,那么跟随关羽的部将大部分会生还,少数迫于无奈投降的将军会身在吴营心在汉。糜芳、傅士仁肯定将会在反攻之时回归蜀汉。刘封、孟达也不会见死不救,孟达降魏又将回归,刘封被刘备问责处死。刘备心中痛惜悔恨斩杀刘封,又哀痛关公,以致染病,因此按兵不动。如关公回成都,可以保存一部分荆州文臣武将的力量。

荆州作为蜀汉战略要点,失去了则意味着面对曹魏和东吴的屏障毫无作用,刘备和诸葛丞相肯定会谋划如何夺回荆州。

所以无论从关羽个人,还是蜀汉高层势必要夺回荆州才行。

2.张飞暂不会死去,将成为保障蜀汉支柱力量。

关羽死去,刘备称帝,封驻守阆中的张飞为车骑将军,封西乡候兼阆中牧。刘备一心想为其报仇,欲出兵东吴。张飞驻守阆州,整训兵马,准备粮草,从阆州出兵。哪知张飞报仇心切,催促甚急,性格暴躁,被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杀死,割其首级投降东吴。

可惜一代猛将却以这种方式谢幕而去。如张飞不死,将会带兵从巴郡沿长江三峡与关羽两路大军合攻东吴,其声势浩大,必将震憾东吴。

3.刘备不会发动夷陵之战,也不会遭到兵败而在白帝城托孤病死。

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大魏皇帝。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季汉政权。建国次日就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为关羽报仇雪恨。

刘备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带起国内精锐力量出兵东吴。当时诸葛丞相内心肯定反对,曾引百官苦谏数次,劝其不必亲劳御驾亲征。但顾虑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兄弟之情,没有强力反对。五虎上将之一赵云也上书明确反对。诸葛丞相说,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

刘备估计也知道孔明之意,因而这次大兵团出征作战未带丞相大军师出行。试想,如果诸葛丞相出征谋划军事,肯定不会遭到陆逊的火燒连营,兵败逃奔。

刘备统兵七十五万,川将数百员浩浩荡荡出兵东吴。孙权见刘备来军势大,派诸葛谨来说和,愿意归还荆州,刘备不听。孙权降魏受封九锡,与曹魏联兵,共同抗蜀。所以才有了刘备夷陵兵败。

刘备一气关羽刘封之死,二气曹丕废汉献帝,三气张飞之死,四气黄忠之死,五气大兵失败,损兵折将。所有因素加起来,一病不起,直至死亡。

按先主年龄身体情况,关羽不死,刘备不会御驾亲征,也不会早死。刘备执政会多延续些年。

4.刘备不死,刘禅不继位,诸葛丞相就不会长期执政蜀汉政权,也不会有倾全国之力七次北伐中原。

刘备执政,虽然北伐中原,打败曹魏,恢复汉室是其宏愿。但可能暂不会允许丞相北伐大计,估计会大力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休养生息。也不会有全国为支援频繁北伐,蜀中百姓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兵疲民穷。

综上所述,关羽逃回成都,蜀汉肯定会派关羽、张飞出兵东吴,誓夺回荆州。刘备不会御驾亲征早死。东吴见蜀兵势大肯定会还回荆州,重修于好。荆州之地将会由曹魏、蜀汉、东吴分而据之,成为三方战略必争之地、缓冲地带。三国鼎立局面将会保持平衡,蜀汉政权也将会多存活几十年。

总之,关羽之死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打破了三国生态平衡局面,提前结束了蜀汉的生命!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