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乾隆古墓另藏玄机?“灵异”事件吓退盗墓贼,专家也没法解释

乾隆古墓究竟有何玄机?出现几次“灵异”事件吓退盗墓团伙,就连考古专家也没办法解释。那么,盗墓贼在乾隆古墓中究竟遭遇了什么?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前后曾经历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乾隆的贡献和地位都十分突出。乾隆在位的六十年时间中,让清朝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不仅完成了多民族的统一,也让社会经济文化都有了极大发展。在乾隆逝世后,便被安葬到了清东陵之裕陵。

然而,这样一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死去之后,却引来了许多盗墓贼起来盗挖。不过,他们却始终没能成功,反而被“灵异”事件吓退,再也不敢到裕陵胡作非为。因此,在民间中一直流传着这几件“灵异”事件,事情的真假就连专家都未能解释。

在1928年,军阀混战的情况十分严重,而杂牌军孙殿英却被扣了粮饷,当时他们已经半年没有发粮饷了,军队内部人心浮动,经常有人胡作非为。而为了防止这些士兵“造反”,孙殿英只能到处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竟然将目光放到了盗墓上。

据说,当年曾有人亲眼看到孙殿英带人先后打开了三道墓门,但到了第四道墓门时,却怎么都打不开,最后他们只能使用炸药直接炸开。

本来孙殿英觉得进入墓室之后一定遍地都是金银珠宝,毕竟这可是乾隆的墓地。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墓室中用来固定棺椁的“镇龙石”不知何时已经碎了,而刚刚顶住墓门的并不是什么设置的机关,而是乾隆的棺椁。

要知道,古代帝王墓穴中大多都会修建专门放置棺椁的棺床,为了防止日后棺椁会移动,还特意设置四根镇龙石将其固定住。而且乾隆的棺椁重量在数吨左右,这样重的棺椁怎么会自己“走”到墓门之后?

当时许多跟着孙殿英进来的士兵都被吓得腿脚发软,最后众人只能偷偷离开。这场灵异事件让孙殿英的部队吓得不轻,之后一些清廷遗老听到消息后便急忙前来进行修复,他们将棺椁又重新移到了棺床之上,并对石门进行了修补。

然而,在那段时间社会十分混乱,到处都动荡不安,将目光放到盗墓上的不仅有杂牌部队,还有一些难以生存的土匪。

孙殿英等人离开不久,一伙土匪也打算前来一探究竟,他们本想着孙殿英都能打开墓门,他们也一定可以进去。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遭遇和孙殿英一样,前三道墓门确实很容易打开,但第四道又打不开了。这些土匪自然不会顾及其他,立刻就将刚刚修补过的墓门砸碎,之后便立刻涌进墓穴准备“盗宝”。

在这些土匪盗墓之前,他们也曾经听说过棺椁移位的事情,也知道棺椁已经被重新放回到棺床上,但令他们恐惧的是棺椁又一次来到了幕门前。如果说第一次棺椁移位只是巧合,那么这一次再用巧合就没办法解释了。

因此,一位平时胆大包天的土匪见到灵异事件就发生在眼前也被吓得不轻,这些人有的跪在地上磕头求饶,有的立刻逃出门外。总之,这一次的盗墓行动又失败了。

这些灵异事件都被记载下来,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似乎存在一定的夸张成分,许多人都觉得这只是传说而已,并不太相信。但在1975年,这样的事情却再一次重演。

这一年,考古队决定进入裕陵进行研究和勘测,而考古队的队员们进入墓室之中时,也遇到了之前一样的情况,棺椁再一次挡在了墓门之前,这让专家们忍不住大吃一惊,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

不过,他们对外却并不能直言发生了“灵异事件”,最后只能说是由于裕陵中存在一定的积水,所以才让乾隆的棺椁发生了移位的事情。

但以实际情况来说,这样的解释并不合理。首先,乾隆的棺椁重达数吨,这样的石棺根本不可能漂浮在积水之上。

另外,乾隆棺椁上最初是有四根“镇龙石”存在的,一般的积水怎么可能让镇龙石碎裂呢?而且还要让几吨重的棺椁漂浮到墓门前,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而且在《宝熙日记》中曾有记载,“裕陵积水三四尺,查此水来源,并非雨水,实因墓地下通泉眼,故有此患。”也就是说,裕陵内的积水不过三四尺而已,这么少的积水根本不可能淹没石棺,更别想让石棺在上面漂浮了,由此看来,专家的说法也只是对外的借口而已。

不过,时至今日始终没有说法能够解释乾隆棺椁移位的事情,灵异事件又不能公开说明,所以积水论依旧是最主要的一个说法。或许随着科技日益发展,终有一天裕陵之谜能够被世人解开。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