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誉
人们都知道,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皇帝,但他节约粮食的事却鲜为人知。
一次,宫廷警卫部队——禁军正在开饭,将士们吃得大快朵颐时,其中一个军官把一块吃剩的馒头(烧饼)随手扔到泔水缸中,也许这天他胃口不好,也许他吃饱了再也吃不下了,也许他感到馒头口味不好,也许他嫌馒头凉了……
可是这平常之举,被不远处正从宫中的立交桥(“复道”)路过的唐玄宗无意间看到……玄宗龙颜大怒:下令把这个糟蹋粮食家伙当场乱棍打死(“杖杀”)!这时,陪侍在玄宗身边的宁王李宪(玄宗的嫡长兄)连忙阻拦劝解:这名军官糟蹋粮食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皇上您倡导节约粮食的本意,是为让有限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现在仅因他犯小错误而杀死他,这与您倡导节约粮食的养人活命的圣明本意很不相符……何况,您作为天子就不应该在暗中窥视臣子,这样有累您的圣明!
玄宗听取了宁王的建议,虽刀下留人,但对这个浪费粮食的军官严加批评教育、罚俸降级。
唐太宗晚年,一次吃饭时由太子李亨侍膳(陪着吃饭)。玄宗看到一块自己最爱吃的羊腿上的肥肉,可惜这块肉连在整个羊腿上……他就看着太子,让太子帮着把这块好肉割给他吃。太子连忙用餐刀割下这块肥羊肉献给父皇,转过头看见,父皇餐刀上沾满了肥羊肉的油渍,于是就掰了一小块馒头把餐刀上的油渍擦拭干净……
玄宗在旁边怒目注视了很久,因为他觉得太子怎么能用馒头擦拭餐刀,如此浪费食物……然而,太子却从容地将擦拭油渍的那块馒头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玄宗见状,立刻转怒为喜,动情地对太子说:“人要知道珍惜自己的福分,就要像你爱惜一小块馒头这样!”
安史之乱第二年(756年),叛军攻破潼关,首都长安大乱,玄宗仓惶出逃……一口气跑到咸阳望贤宫,正好到了该吃早饭的时间,但先前派出打前站的宦官和当地的县令早已逃之夭夭。看到皇上饥饿难挨,玄宗身边的太监就到外面发动群众,来帮助皇上解决吃饭问题,结果没有一个人应声。
已过了中午时分,皇上仍饿着肚子,大舅哥兼宰相杨国忠实在看不下去,就自己掏腰包到老百姓家里买了几个馒头,赶紧进献,先给皇上“开小灶”(“进膳”)……这时,老百姓看到皇上这么狼狈,都很可怜他,纷纷敬献自家的“粝饭”(贫下中农家常最粗糙的饭食),并且搅拌着没来得及加工的麦子和豆类的颗粒,没想到贵为金枝玉叶的皇孙们竟然直接下手,用双手掬着“粝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会就风扫残云,还觉得还没吃饱。这种待遇,皇子们当时可能还轮不上。
玄宗大为感慨,落难之时还有百姓为他进献食物,使他深切感受到粮食养人活命的重要性。于是,他一边按照市场价付给送粝饭百姓的饭钱,一边感动地对他们慰劳致谢。足见,玄宗对粮食的大力节约,对生产粮食的劳动者——农民的真正尊重……
承平之时,玄宗就特别注重节约粮食;到后来落难以后,玄宗对节约粮食更加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