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司马昭灭蜀后,刘禅投降得到保全,为何唯有太子刘璿却要被杀掉?

曹魏景元四年(西历263年),曹魏将领邓艾突袭蜀汉都城成都。蜀汉皇帝刘禅对于宛如从天而降的曹魏军队没了主意。而蜀地本土的士族,也不愿意支持蜀汉政权继续和曹魏对抗,于是要求刘禅投降。无奈之余,刘禅只好向曹魏投降,自此,立国四十余年的蜀汉政权灭亡。

但是,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不论是曹魏政权还是后来的西晋政权,都对刘禅采取善待态度,但刘禅的太子刘璿却遭到了杀害。

这其中的原委,要从蜀地的特殊性说起。

对于中国历史,古人有过这样的总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相争的第一把火,是在蜀地烧起来的;

东汉王朝立国多年后,蜀地依旧处于割据状态;

东汉末年,最先实行割据的,也是蜀地;

永嘉之乱,最先独立建国的,是成汉,其版图也是蜀地。

甚至晚清的崩溃,也和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导致武汉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条件。

可以说,对于历代统治者来说,巴蜀之地,是最不省心的地方。

之所以巴蜀之地总是会在动乱年代,成为最先割据之地,在于巴蜀地区的地势复杂,易守难攻,非常有利于野心者的割据——五代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本是后唐将领。后唐灭亡前蜀以后,孟知祥利用中原动乱,趁机脱离后唐,建立后蜀王朝。

因此,当曹魏将领钟会大军进入蜀地之后,钟会在姜维的游说之下,也产生了野心。

和后世的孟知祥一样,天资聪颖、才干过人且野心勃勃的钟会,在率军占据蜀地之后,内心已经产生了不臣之心。而对于蜀汉的灭亡,蜀汉将领姜维则认为这是偶然现象,只要挑起钟会和邓艾的火拼,自己就可以趁机复辟蜀汉。

就这样,各怀心思的钟会和姜维结成了同盟,准备以蜀地为根据地,进和实际控制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争夺天下,退则可以效仿当年的刘备割据一方。

不料,对于钟会的野心,很多跟随钟会入蜀的曹魏军士陷入犹豫不决的态度,并且,曹魏军队中也产生了谣言:有说法称钟会准备把曹魏的将领都活埋、诛杀,然后反叛曹魏朝廷。

谣言很快激起了兵变。一时间,钟会陷入众叛亲离的状态,并和姜维相继被乱兵所杀。

乱兵杀死钟会之后,蜀地陷入动乱状态,失去节制的曹魏军士,在蜀地到处烧杀,在混乱中,蜀汉太子刘璿也遭到乱兵杀害。

从这点来说,刘璿之死算是一个意外。

编辑:
返回顶部